王老师周易 125天前 重庆
一天中最“增寿”的1小时,很多人白白浪费了,希望你没有 本文转自医食参考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白天就像是电池在放电,而晚上睡觉则如同给电池充电。 倘若晚上仅仅充了50%的电量,而白天却需要释放100%的电量,那么那额外的50%从何而来呢?其实,它是从我们的五脏中借来的。 五脏在古代的典籍中 ...全文
导语:生活中的心理学。
王老师周易 125天前 重庆
一天中最“增寿”的1小时,很多人白白浪费了,希望你没有 本文转自医食参考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白天就像是电池在放电,而晚上睡觉则如同给电池充电。 倘若晚上仅仅充了50%的电量,而白天却需要释放100%的电量,那么那额外的50%从何而来呢?其实,它是从我们的五脏中借来的。 五脏在古代的典籍中 ...全文
ZS水木嘉华 502天前 牡丹江
萤火乐园 心理学上 有心量一词 当心空落落的时候 能量会变低 刷手机 只是我们 不停填充心空的一种方式 网络没有错 健康良性的网络软件也没有错 删除解决不了问题 而在各种 手机软件中感受到的多巴胺 会让大脑兴奋 得到虚拟的快感 像这样虚拟的快感 有且只能获得一瞬间的满足 人的大脑就会 想 ...全文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100天前 北京
小心那个在聊天中「捧杀」你的人。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 心理学与生活#
周易风水殷浩然 131天前 西安
孩子在0-7岁特别是0-3岁期间,如果有亲子中断(即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没有一直陪伴孩子,常见于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或经常出差等),基本上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真心爱人,也无法充分感受及接受别人的爱。 其实原生家庭对儿童成长及成人后的生活影响重大,例 ...全文
不是王总是王总乐 354天前 北京
人啊,是真的奇怪,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毕业了开始挑灯看教材了!#心理学与生活#
晚矣宝 583天前 西安
一个成熟的个体,Ta看到的世界即便不如愿,但是是真实的,Ta对这个真实世界没有过度幻想,也就不存在失望。 如果你仍然停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那就如同在梦中一样,无论你怎样的用力挥舞,挣扎想要突破,你以为感受到了自己的感受,你以为的真实,其实都只是沉浸在自导自演的剧情里,好把生命给消耗 ...全文
柳智宇的分享 512天前
从心理学中认为我们的那种争辩,那种否不定,那些情绪,它实际上是一种防御。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强的不安全感、不确定的感觉,我们才会这么在意别人的观点跟我们不同,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很多时候是父母不能够容纳孩子的看法,或者在朋友之间,在亲密关系中间都非常见。其实根源还是说我们的内心不够灵 ...全文
买提Mytea 582天前
怎样【有效】夸孩子,【表扬和表白】两种方式效果大不同 我发现有时候自己被夸,反而会想要推辞,躲闪。而有时被夸,就会感受特别好,有种被看见的感觉。 先举一个我自己身上的例子,之前一段异地恋周末,我起床在沙发上看书,看完就去健身房运动了。后来当时的对象跟我说:你知道不,早上你在那边看 ...全文
允诺是个艺术家 736天前 南京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周受资在这个事件中的应对,体现了一些有效的认知和沟通策略。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自我表现:周受资在听证会上表现出了自信和冷静,他多次强调TikTok不会被任何政府操纵,并承诺公司在青少年安全、数据保护等方向上的承诺。这种自我表现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听众对周受资和TikTok ...全文
上官沐晴吖 19小时前 厦门
🔥吃饭暴露性格秘密!教你通过吃饭方式看透一个人。 一个人吃饭的方式,可能比星座、血型更能暴露他的真实性格?今天,我用心理学拆解「吃相识人术」,帮你一眼看穿TA的内心!吃饭是本能,但吃相是习惯,习惯背后是性格,下次和朋友吃饭,不妨偷偷观察一下~ 💬 互动话题:你属于哪种吃相?或者 ...全文
车可木鱼瀞 19小时前 柳州
心理学 抑郁患者表现出的过度关注细节、固执、难以接受他人意见的现象 这些表现并非是人格缺陷,而是疾病症状的体现,是多种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实是: 1.大脑功能异常 *前额叶(理性思考)和杏仁核(情绪控制)失衡,导致思维僵化 *压力激素(皮质醇)过 ...全文
南冰洋- 3天前 武汉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心理学与生活# 武汉·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
萌瓶探险家 6天前 郑州
从校园现象看青少年男性自恋心理与普信男现象的根源 最近和女儿聊起学校里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深思。事情很简单:女儿被一个男生踢球时不小心碰到,男生不仅没有道歉,还说是为了不想吸引女生的注意。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这背后可能反映出一些更普遍的现象。 在日 ...全文
心理咨询师怡然 7天前 青岛
【咨询感悟】自责和愤怒是一对“亲密”的朋友。 有时候我们因为受不了内心自责的情绪,会下意识地“迁怒”于他人,比如,明明是自己没做好一件事,但接受不了这一点,因此会责怪别人也没做好。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消除内心不愉快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叫作“置换”(把某种痛苦情绪转移到另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