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阅读量58.3万 讨论量51

#年味里的河南#

导语: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建业文旅旗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建业电影小镇在春节期间准备了多场大型烟花秀和打铁花、舞龙舞狮等一系列非遗民俗表演,为游客欢度春节提供了不错的出游选择。

  • 大河报 742天前 郑州

    【过年·春节我在岗丨双警夫妻齐上阵 共做群众守夜人】#河南双警夫妻春节坚守岗位#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组合,他们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既是战友也是伴侣,共同守护万家平安,他们就是双警家庭。 徐军,开封市示范区公安分局金明池派出所社区民警,临 ...全文

  • 程子君 9小时前 郑州

    #虹影电台# #梦回童年# #老家河南# #月是故乡明# #中国作家# #千里共婵娟# #年味里的河南#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老家的年味就浓起来了。村口的老槐树下,三三两两的妇人挎着竹篮,里头装着刚蒸好的灶糖,甜丝丝的香气飘得老远。男人们扛着梯子,挨家挨户地贴春联,红纸黑字,映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全文

  • 河南日报农村版 741天前 郑州

    #豫见非遗里的文明春节#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⑧丨张灯结彩过新年 用心点亮一盏河南名灯】新春佳节,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在古城开封理事厅街西头,有一座百年院落,它是张家七代人在这里制作彩灯的场所。#豫见网络中国节# “这里原来是家族老宅,我们将其改建为免费对外开放的展 ...全文

  • 大河网 741天前 郑州

    #豫见非遗里的文明春节#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⑧丨张灯结彩过新年 用心点亮一盏河南名灯】新春佳节,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在古城开封理事厅街西头,有一座百年院落,它是张家七代人在这里制作彩灯的场所。#豫见网络中国节# “这里原来是家族老宅,我们将其改建为免费对外开放的展 ...全文

  • 文明济源 741天前 济源

    #年味里的河南# 【92岁的太爷爷是“大宝贝”……6岁女孩眼中的“新年”】#豫见网络中国节# 92岁的太爷爷是全家的“大宝贝”,初一早上磕头叫“拜年”……这一切对6岁半的糖果来说都很稀奇。 糖果大名叫杨思琪,今年6岁半,今年是她出生以来第一次回周口老家过年。“爷爷特别开心,每天都乐呵呵的。爸爸 ...全文

  • 大河网 741天前 郑州

    #年味里的河南# 【92岁的太爷爷是“大宝贝”……6岁女孩眼中的“新年”】#豫见网络中国节# 92岁的太爷爷是全家的“大宝贝”,初一早上磕头叫“拜年”……这一切对6岁半的糖果来说都很稀奇。 糖果大名叫杨思琪,今年6岁半,今年是她出生以来第一次回周口老家过年。“爷爷特别开心,每天都乐呵呵的。爸爸 ...全文

  • 大河网 742天前 郑州

    #年味里的河南# 【向春而行!返郑途中车流涌动,你是否身在其中?】 “今天,我满载着家人的爱返回郑州。”1月27日上午11点,家住安阳林州的张高飞,带上妈妈亲手种的白菜、妈妈做的饺子馅、叔叔从内蒙古带回的羊肉,从万仙山上高速驱车驶往郑州。 张高飞看着返郑路上接连不断的车流,他感觉开放、包 ...全文

  • 人民网河南频道 742天前 郑州

    #年味里的河南# #春节期间河南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河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375.28万人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2023年春节假期河南文旅市场全面复苏。1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月27日,河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375.28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21.90%;全省累计旅游收入1 ...全文

  • 大河网 742天前 郑州

    #年味里的河南# #郑州东站迎来返程高峰# 1月27日预计发送旅客13.5万人】 随着春节假期步入尾声,回乡过年的人们陆续返程。大河网记者在正月初六下午来到郑州东站,实地探访在返程高峰期的第一天旅客出行的情况。 为方便旅客出行,郑州东站增添多处智能化设备,从而节省旅客进站的安检时间,方便旅客 ...全文

  • 大河网 742天前 郑州

    #年味里的河南# #春节期间河南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河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375.28万人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2023年春节假期河南文旅市场全面复苏。1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月27日,河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375.28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21.90%;全省累计旅游收入1 ...全文

  • 网信新乡 742天前 新乡

    #非一般的河南年#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⑦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豫见网络中国节#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中描写的情景,“纸鸢”即为今天所说的“风筝”。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汴梁风筝经千年传承 ...全文

丨话题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