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印光大师 #

  • 同入清凉 2天前 

    遇险应出声念佛 念佛人,宜行、住、坐、卧,心常忆念。平时须于洁净处,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倮体澡浴时,只可默念,不宜出声。若遇刀、兵、水、火灾难,则任是何地,何种形仪,皆须出声念,以出声比默念更为得力故也。(文钞续编·致自觉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全文

  • 悟馨Cindy 79天前 上海

    佛教#印光大师# 瞋者, 见境而心起忿憎之谓。 富贵之人, 每多瞋恚。 以诸凡如意, 需使有人。 稍一违忤, 即生瞋怒。 轻则恶言横加, 重则鞭杖直扑。 唯取自己快意, 不顾他人伤心。 又瞋心一起, 于人无益, 于己有损。 轻亦心意烦燥, 重则肝目受伤。 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 则疾病 ...全文

  • 坤缘寂忍 95天前 舟山

    孝亲尊师慈心持,十善业行净业基。 三皈五戒威仪守,菩提心发信愿齐。 念佛求生西方土,佛力自力两相宜。 敦伦尽分存诚念,带业往生净土归。 #普陀山# #印光大师# 普陀山 舟山·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 冬月敬笙 101天前 佛山

    民国高僧#印光大师# 在世时,有信众想求个“吉祥字”保平安。印光大师写了个“死”字,大家看了很惊讶,大师随手又写了一行小字: “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 儒释道学习精华 108天前 滨州

    #印光大师# 老法师开示|什么叫发菩提心? 你念佛号有没有妄想、有没有杂念。如果有妄想、有杂念,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坏了,天天念,天天漏掉,还是没有办法,换句话说,一定得放下。海贤老和尚说得好,念佛去,只有念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真的不掌握住,假的放在心上,完了,你一切都完了,多可惜!佛门里修 ...全文

  • 山东大灵岩寺 303天前 滨州

    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

  • 隐庵明齐 451天前 深圳

    在佛教里,虽然没有烧纸钱、送寒衣的说法,但对祭奠先人的民俗是理解的。印光大师曾开示说:“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虽然“不废箔锭”,但印祖着重强调“诵经、持咒、念佛”。寒衣箔锭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能得佛法受用,那才是最究竟了 ...全文

  • 同入清凉 14小时前 

    一心待死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诚故,得蒙佛慈加被也。(增广文钞 ...全文

  • 彥莚 3天前 泰州

    《印光大师传》第63章因材施教#印光大师 # #佛学文化# #慈悲 # #家庭教育# 彥莚的🎞︎微博视频

  • W

    W3432 11天前 烟台

    一乘了义悟显法师法语大乘定香精舍 佛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讲的那位仙人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将来成佛的时候,他会制一条重戒,就是“不可吃肉”,吃肉就是犯重戒,犯了佛陀的戒律,所以弥勒菩萨称为“慈氏”,他提倡素食、提倡不杀生,从这一部经 ...全文

  • C

    Cindy__girl 25天前 泰安

    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印光大师) ◎ 印光大师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 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 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 ...全文

  • 若愚无智7 25天前 安庆

    印光法师说疾病有三种 以医者只能医病, 不能医业。惟念佛则身病心病, 无有不治也。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 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 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 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 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 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 ...全文

  • 莲花amitayus 26天前 武汉

    #南无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

  • 同入清凉 30天前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 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 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 及产后血崩,并儿子 ...全文

  • 镜察云水 44天前 北京

    念佛不分圣凡。圣指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但天以乐故,不能念者多。三途以苦故,不能念者更多。修罗以瞋故,亦不能念。惟人最易念。而富贵之人,便被富贵所迷。聪明人,以聪明迷。愚痴人,以愚痴迷。 芸芸众生,能念佛者,有几人哉。既知此义, ...全文

  • W

    W3432 52天前 

    一乘了义悟显法师法语 《地藏经》讲的:“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有业障,还有迷惑;业障是宿世的,迷惑就是愚痴,所以他对于经典没有耐性去读,他觉得读了会睡觉,好累,这就是业障。 —悟显法师 开示 大乘定香精舍#悟显法师# 无量寿经 ...全文

  • S

    SHANKOU青山She 64天前 济南

    每日一善 一乘了义菩萨戒正说悟显法师法语慈悲有情无量寿经大乘定香精舍佛教素的好 实相平等礼的含义|地藏经连载六(4)#梦参老和尚# 【复次,普广! 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 展开,一乘了义菩萨戒正说悟显法师法语慈悲有情无量 ...全文

丨话题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