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李嘉诚卖港口将被审查 外交部回应

阅读 27349696 话题 117380

  • 外交部: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行为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审查长江和记拟向贝莱德财团出售有关港口资产事,你对此有何回应?

    央视新闻 247365 阅读 54 评论 2025-03-31 15:47

  • 签字只剩48小时,中方终于出手了,李嘉诚正面回应,港口卖不成了

    距离长和与美国签署交易协议只剩48小时,李嘉诚终于回应了,巴拿马的港口,长和还没决定要不要卖。日前,距离长江和记与美企签署港口交易协议只剩不到48小时,长和终于回应了。

    张学昆 332171 阅读 315 评论 2025-03-31 17:35

  • 外交部表态审查长和,李嘉诚罕见打破沉默,美国财团瞄准新猎物

    对此,外交部也在3月31日明确表态,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并表示中方审查是为了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万俊 818677 阅读 52 评论 2025-03-31 18:28

  • ..+又有一个“卖国贼”露出真面目了?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对长江和记巴拿马港口交易一事发表看法,指责很多人没看过合同就妄下评论,呼吁外界不要随意指责。林健锋公开表态,“不如等一等、静一静,不要随意指责,看看长和会怎么处理。”港澳办更是再次引用《大公报》文章,强调港商要有底气,不能向霸权主义低头。林健锋如此明显地支持长和集团,实在让人费解。长和对于批评不置可否,这种态度不就是心虚的表现吗?林健锋还说要再等一等,但等到什么时候呢?恐怕等到交易都完成了吧。类似林健锋这样的人在香港应该不在少数,否则当年的“占中事件”也不会发生,更不会出现暴乱分子被释放的可耻情景。这种让人愤怒的事情,让人无法接受。RAFAS。

    聪颖小猫 1606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2025-04-02 06:08

  • ..+江山不老 港口不卖 【喜讯】就在巴拿马运河李嘉诚的售港交易,将于4月2日签约的关键时刻,巴拿马官方以“未进行全民公投”为由叫停该交易,国监局也已启动审查程序! #国际航运大战# #卖港口被调查# #航运博弈# #海运霸权# #改变航运# #贸易那些事儿# #香港贸易中转站# #港口交易审查# #港口资产#

    陈集锦icon 52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2 06:35

  • ..+监管审查消息刚出,李嘉诚那边就暂缓了港口交易,这时间点卡的,很难不让人觉得他之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以为能蒙混过关,结果撞上了枪口。 这事儿吧,看着像是纯粹的商业买卖,实际上牵扯的东西大了去了。把港口这种战略要地拱手让人,背后风险可想而知。难怪国家要出手审查,毕竟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关系到经济安全。 当初高价不卖,现在低价卖给外资,这波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说什么优化资产结构,恐怕没那么简单。这老话说得好,商人重利轻别离,但也不能忘了根本啊。 梁振英那句“商人无祖国”虽然刺耳,但某种程度上也点出了问题的本质。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商业行为都得掂量掂量。这次长和股价大跌,也算是给那些想打小算盘的人提了个醒。 这事儿现在还没完,后续怎么发展,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任何涉及国家命脉的交易,都必须慎之又慎。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Ming952700 26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1 08:14

  • 外交部:反对利用经济胁迫损害他国权益(长江集团港口事件) 有关部门将审查长江和记拟向贝莱德财团出售有关港口资产#长江港口事件 #国际新闻热点 #外交部发言 #新闻热点

    知识小王子 29 播放 0 评论 2025-04-02 07:25

  • ..+《在商言商,也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做民族罪人…》 “在商言商,也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做民族罪人”这句话强调了商业活动应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商业行为以盈利为目的无可厚非,但当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时,必须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近期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以228亿美元总价出售其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重要港口)一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在商言商”的合理选择,符合股东利益。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问题本质,在全球化博弈与国家利益交织的当下,超大型企业、财团的行为不能简单以“商业逻辑”一概而论。 美国常将商业交易上升为国家行为,如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迫民营科技企业TikTok出售,对民营企业华为进行“长臂管辖”和技术封锁。若企业在面对美国施压时选择退让,不仅无法换来“安全”,还会损害国家战略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商言商”不能成为回避国家利益的借口,企业应警惕自己成为损害国家利益的工具。 商人中做生意赚钱无可厚非,但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面前,要考虑到会不会危及国家利益,损害民族尊严,商业活动不能突破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底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积极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否则就可能沦为民族罪人。

    智慧晨星(镇三山) 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2 07:03

  • ..+还有两天,李嘉诚就要和美国贝莱德签港口买卖协议了!中国多次“严厉警告”,美国却“欢迎”,而李嘉诚依旧“沉默”。 不难猜测,他笃定中国会“隐忍”,会继续推进这桩与美国的“交易”。资本家眼里只有利益,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是他们的生存法则,祖国在他们心里根本无足轻重。 “自作孽不可活”,这种“卖国”行径,李嘉诚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大家怎么看待李嘉诚的这个行为,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人!

    简单帆船jng 339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2 06:24

  • ..+美国国务院这次关于长和公司出售巴拿马运河事件的表态,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它说东方大国调查这事儿正常,毕竟巴拿马运河战略地位关键,东方大国又与之存在利益关联,看来美国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 美国这是打算拿这事在谈判中给自己加戏、争取主动呢。但它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咯,东方大国开展调查是为维护自身权益,有自己既定的步调。想靠这点小动作拿捏,根本不可能,美国还是趁早打消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吧 。

    狮子 86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3-30 21:30

  • ..+李嘉诚如果触碰国家利益,就会面临违约金,因为他最懂商业规则。原定于4月2号的签约,现已不可能进行。哪个国家会允许外资掠夺自己国家的资源?外资公司进来,只为自身利益,违背国家利益,就要赔偿。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爱国心。要做像霍英东那样的生意人,而不是像李嘉诚那样动国家饭碗的人。霍英东,是我们的榜样!

    寻寒柏 174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2 07:28

  • ..+李泽楷旗下盈科拓展集团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其港口项目相关负债达78亿美元,其中35亿美元债务将于12个月内到期。若强行交割需追加40亿美元保证金,相当于集团全年流动资产的1.6倍,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 《反外国制裁法》实施三年来,已有17家跨国企业因涉及制裁清单实体遭受处罚。若交割涉及被制裁港口运营商,可能触发最高年营业额三倍罚款。该港口年营收约12亿美元,潜在处罚规模远超违约金数额。 中远海运全球运营的57个港口中,13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其2022年财报披露持有487亿人民币现金储备,完全具备直接收购实力。选择施压李家接盘,可能意在规避欧美审查风险。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收购案显示,中资企业海外港口收购平均审批周期达22个月。香港企业交割通常6-8周完成,时间差可能造成运营真空。2021年类似案例中,过渡期管理混乱导致货量暴跌37%。 港口资产处置困局折射出地缘政治对商业决策的深度渗透。企业需建立更精准的合规风险评估体系,在跨国并购中平衡商业逻辑与政策风险。中资企业出海应避免路径依赖,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替代传统收购策略。

    自由风声 105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2 06:53

  • ..+李嘉诚家族是否会放弃港口资产出售交易,需从商业逻辑、政治风险及舆论博弈三方面综合分析: 1. 商业利益与战略调整 港口资产属长和系核心资产,出售本质是李嘉诚全球资产再平衡的延续。2013年起其持续出售中国内地及香港资产,转向英国基建投资,2022年英国资产遇挫后,重新调整布局东南亚及新兴市场。当前出售价值千亿的港口资产,符合其"低买高卖"的一贯套利逻辑。若交易条款优渥,单纯舆论压力难阻李嘉诚的一意孤行,但从其商人逐利的本性分析,他们也需评估违约成本与潜在收益。 2. 政治敏感性升级 不同于以往地产项目,港口涉及物流命脉与数据安全,在国家安全立法强化的背景下,李家交易可能触发监管审查。近期中央强调"防止在第三方干扰下被迫交易",暗示对关键基础设施外资化的警惕。若交易对手涉及美资基金,可能遭遇类似蚂蚁集团上市受阻的"窗口指导"。李家如果头脑清醒的话,该权衡政商关系成本。 3. 舆论战的双刃剑效应 当前舆情发酵存在两种可能:民间自发的民族情绪宣泄,或监管层释放政策信号的试探气球。李家应对策略将呈现"明暗双线":公开表态遵从法律与市场规则,私下加速与监管沟通。参考2015年屈臣氏分拆上市遇阻后转为部分股权出售的案例,不排除调整交易结构(如降低外资比例、引入国资合作伙伴)换取交易放行。 结论:对李家完全放弃交易不能抱太大希望,但李家会不会迫于多重压力采取"缩规模、改结构、换买家"的妥协方案则需拭目以待。关键变量在于监管层的实质态度,若官方媒体持续发声质疑,交易终止可能性将升至70%以上。李家或将效仿王健林2017年资产处置模式,通过"表面自愿、实质协商"的方式实现软着陆。

    安兰 682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2025-03-29 19:54

  • ..+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你想不到 李嘉诚为了活命有多拼! 你看霍家这一大家子就完全不一样了 霍震霆老爷子逛商场的时候总爱背着手慢悠悠晃荡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退休大爷在遛弯呢 郭晶晶带娃出门连个保镖影子都看不见 有次在超市碰见粉丝求合影 她直接抱着孩子就凑过去拍 霍启刚更绝 地铁站里啃着三明治等车 公文包往地上一搁 跟普通上班族没两样 要说他们心也真够大的 不过话说回来 人家这接地气的作风反倒圈了不少粉 有时候太过紧绷确实累得慌 你们觉得富豪该不该这么随性呢?

    优雅生活家 96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2 07:47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