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理财利息高还保本?谣言
阅读 2352 话题 10

养老理财利息高还保本?谣言!虚假网络投资诈骗手法拆解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近来又有一些老年人落入诈骗陷阱。这些骗子专盯老年人的养老钱,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骗取老年人的投资款。这些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保本高收益”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一旦资金链断裂,往往面临巨大损失,使老人网上投资血本无归。
..+老年人往往都是被骗的对象,尤其是现在的金融诈骗多选择老年人,社会上这类例子很多。但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老年人出借银行卡给骗子的案件正好与之相反。事情的经过大多都是有些专门的骗子利用高额诱惑借用老人的银行卡,让被骗者把款打到老人的这些卡后,然后老人取现后给骗子,骗子再给这些老人提供佣金。 按理说这些骗子套路很容易判断,老年人也不会是简单地就被骗子利用,我个人认为还是他们的贪婪之心所致。觉得就是转个账就能获得不蜚的钱款而愿意去做。 这些案件提醒大家,老年人不能不管不问。除了要多关心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实让他们多参加社区的活动,接受一些防骗反骗的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骗子太多了,你觉得吗 现在骗子确实太多了!网络上炒股、理财骗局屡见不鲜,那些所谓专家靠托儿炫耀“成功”,忽悠想一夜暴富又不想踏实付出的人,结果人家一夜暴富,被骗的人一夜返贫。 养生领域也全是坑,很多人想健康长寿又不愿改不良习惯、不爱运动,就容易掉进保健品营销骗局,钱被骗走,健康没得到,心情还变差。 还有传武假大师,配合弟子、靠视频特技包装自己,骗那些想习武又怕吃苦的人。说到底,骗子多是因为有太多自以为聪明的傻子,大家可千万别贪心,不然准吃大亏!
..+#理财是不是一个骗局,大家怎么看?# 我就是参与所谓的金融理财平台被骗损失了两百多万。 除了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大平台,任何人介绍的理财项目都不可靠。 千万不要贪图所谓的高收益,骗你起来没商量。 现在的银行理财项目有四五个点收益就很高了,除此之外的理财最好都别碰。 我八年前参与理财那时候收益真的非常高,随便一个平台都有十个点的收益。 国家也鼓励大家参与,所以很多打擦边球的平台,大家都一窝蜂,后面很多人都亏钱了。 我们算交学费比较早的,现在还有类似的平台根本就不会参与,也提醒大家不要参与。 你图高收益,别人图你的本金。 后来我投资的平台负责人被抓了,以非法集资诈骗罪判了15年。 但是我的钱也回不来了,都被骗子挥霍一空了。 照片为本人,为记录分享当下生活状态。所有衣服鞋子包包均来自网购。44岁,身高157体重110,体重保持二十多年,美食旅游爱好者,只控制体重不减肥。
..+“保本高息”养老理财竟是骗局!揭秘骗子如何一步步掏空老人积蓄 “养老理财稳赚不赔?” 30万养老钱一夜蒸发!警方紧急提醒:这些APP和“大师”都是圈套! 【血泪案例:退休老人30万积蓄被骗】 近日,退休老人张先生因轻信“炒股大师”的“保本高息”承诺,下载名为“Yo信”“金太阳”的诈骗APP,被诱导投资30万元后无法提现,最终报警。原来,这些APP和所谓的“理财群”全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群内“客户”和“大师”均由骗子假扮,通过虚假盈利截图骗取信任。 【诈骗手法全拆解:三步掏空养老钱】 1. 打造“大师”人设,虚构专业团队 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包装成“投资专家”,声称掌握“内幕消息”,引诱老年人下载虚假交流及投资APP,并在群内安排“托儿”发布盈利截图,营造“稳赚不赔”假象。 2. 以小利引诱,逐步加码投资 初期允许小额提现,让受害者尝到甜头,随后以“内部机会”为由诱导加大投入。张先生正是被前期“涨停”和提现成功迷惑,最终将30万元现金交给上门取款的“专员”。 3. 线下交易,卷款跑路 骗子利用老年人对线下交易的信任,要求现金交付或购买黄金、储值卡等,切断资金追溯路径。待受害者要求大额提现时,再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借口拖延,直至拉黑失联。 【警惕!五大养老理财陷阱正在围猎老人】 “以房养老”骗局: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诱骗抵押房产投资虚假项目,最终导致房财两空。 “收藏品暴富”连环套:虚标藏品价值,诱导老人高价购买无价值物品。 “养老床位”投资骗局:虚构养老社区项目,承诺高收益后卷款跑路。 “温情攻势”陷阱:以送礼品、认干亲等手段博取信任,骗取“棺材本”。 “科技理财”庞氏骗局:披着区块链、碳中和外衣,用新钱补旧账,最终崩盘。 【银保监会紧急提醒:牢记三招防骗】 1. 拒绝“保本高息”话术:任何承诺收益率超6%的项目均需警惕,10%以上可能血本无归。 2. 核实平台合法性: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机构资质,切勿轻信社交软件“专家”。 3. 保护资金安全:拒绝线下现金交易、不透露验证码,遇陌生人索财立即报警。 【专家支招:子女必做的三件事】 多沟通:定期了解父母投资动向,科普常见骗局。 装反诈APP:为国家反诈中心应用设置提醒,拦截可疑链接。 留存证据:交易合同、聊天记录等可作为报案依据。 结语:养老钱是晚年生活的保障,面对“高息诱惑”,务必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若发现疑似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或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转发提醒家中老人,守住钱袋子,就是守住幸福晚年! #老年养生骗局# #理财骗局# #晚年骗局# #金融理财诈骗# #高息存款骗局#
..+针对老人的常见骗局有哪些 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种类繁多且不断翻新,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出的主要类型及防范建议,帮助老年朋友识别风险、保护财产安全: 一、投资理财类骗局 1. 高回报理财陷阱 ◦ 手法:以“低风险、高收益”为诱饵,虚构养老公寓、绿色能源等项目,初期给予小额返利,诱导持续加大投资,最终卷款跑路。 ◦ 案例:承诺年化收益8%-15%的养老社区投资,实际为庞氏骗局,资金链断裂后血本无归。 ◦ 防范:拒绝听信“熟人推荐”,核实项目资质,警惕收益超市场规律的产品。 2. 以房养老骗局 ◦ 手法: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将资金投入虚假理财产品,最终因公司跑路导致“房财两空”。 ◦ 案例:不法分子以“房本闲置无用”为名,骗取抵押后携款消失。 ◦ 防范:涉及房产抵押需经正规金融机构办理,拒绝非官方渠道操作。 二、健康养生类骗局 1. 虚假保健品诈骗 ◦ 手法:通过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推销“神药”,夸大疗效甚至伪造“专利”“院士推荐”等标签,利用老年人健康焦虑牟利。 ◦ 案例:高价售卖无批号的“脑心舒口服液”,实际成分仅为蜂蜜和淀粉,无治疗作用。 ◦ 防范:认准“国药准字”或“蓝帽子”标识,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验证真伪。 2. 养生服务陷阱 ◦ 手法:以免费旅游、聚餐为名,诱导购买天价保健品或预付养老服务费。 ◦ 案例:组织“免费聚餐”后推销所谓稀缺“神药”,骗取老人数万元。 ◦ 防范:警惕“免费”活动背后的销售套路,购买前与家人商议。 三、情感与社交类骗局 1. 黄昏恋骗局(杀猪盘) ◦ 手法:假借恋爱名义接近独居老人,通过情感依赖逐步骗取钱财。 ◦ 案例:网络交友后以“治病”“投资”为由索要汇款,得手后消失。 ◦ 防范:线上交友需核实身份,涉及金钱往来务必谨慎。 2. 亲情营销骗局 ◦ 手法:冒充“干儿子”“干女儿”,通过嘘寒问暖获取信任后推销高价商品或投资。 ◦ 案例:以送鸡蛋、米油为诱饵,逐步诱导老人购买无效保健品。 ◦ 防范:子女应加强陪伴,帮助老人建立情感支持网络。 四、财产与证件类骗局 1. 代办社保骗局 ◦ 手法:冒充社保局或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可代办补缴社保、养老保险,收取费用后失联。 ◦ 案例:声称可“内部操作”提前退休,骗取数万元手续费。 ◦ 防范:社保业务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拒绝个人代办。 2. 文玩收藏诈骗 ◦ 手法:虚报收藏品价值,以高价回收、拍卖为名收取服务费,或销售假冒古董。 ◦ 案例:将廉价工艺品包装成“稀有藏品”,骗取老人数十万元。 ◦ 防范:委托正规拍卖机构,警惕“短期暴利”承诺。 五、其他常见骗局 1. 低价旅游陷阱 ◦ 手法:以“免费游”“低价团”吸引参团,途中强制购物或诱导投资。 ◦ 案例:旅游途中推销高价玉器、保健品,或骗取预存会员费。 ◦ 防范:选择正规旅行社,拒绝不明来源的旅游邀请。 2. 电话与网络诈骗 ◦ 手法:冒充公检法、银行人员,以“账户异常”“领取补贴”为由骗取验证码或转账。 ◦ 案例:谎称“社保卡被盗用”,诱导老人提供银行卡信息。 ◦ 防范:不透露个人信息,挂断可疑电话后主动联系官方核实。 防骗核心建议 1. 增强信息验证:任何涉及资金的操作需通过正规机构办理,查验资质(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 拒绝高利诱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项目。 3. 加强家庭沟通:子女应定期与老人交流,帮助分析可疑信息,必要时陪同参与重大决策。 4. 学习防骗知识:参与社区反诈讲座,掌握“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若已受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同时通过司法途径维权。社会各方需共同行动,打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营造安全养老环境。
..+#养老理财利息高还保本?谣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以及投资理财市场的不健全,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老人手中可能有着比较多的养老钱,而且这些钱都是活期或者定期存款,那么也就意味着很容易变现,很容易变成现金或者汇款。所以现在骗子打着养老理财的旗号,开始专门针对老年人下手了。 有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年,涉及到老年人的各种诈骗活动增长了24%。面对存款利率不断下滑的大背景,针对老人,想实现自己手中的养老钱保持增值的心理,骗子们想出了各种所谓养老理财保息又保本的花招,最终让老人上套。 例如骗子通过搭讪,以及网上的所谓视频发布,最终让老人张先生下载了所谓的保本保息的理财app,先是给老人开个模拟盘,在理财“金太阳”APP里面显示,模拟盘里的投资不断上涨。后来诱骗老人投入小笔资金,也是不断的有着收益,而且还能成功体现。之后骗子就开始收网了。 骗子说老人可以使用现金加仓,为什么要用现金呢?骗子上有着一番花言巧语,然后安排专人找张先生取钱,最终老人将夫妻俩一生的积蓄30万元,从银行取出来,交给对方派来取钱的人。在这之后,老人在app上的钱也不翼而飞,再也无法取现,线下给的钱自然也是不见了。 现在国家打击诈骗,尤其在银行等金融渠道,对于取现和大额转账尤为关注。所以骗子就会想办法让受害者直接拿出现金,骗子在委托跑腿小哥或者快递进行取钱,然后多次转移最终诈骗成功。被害者不但被骗了,还帮助骗子实现了洗钱。 所以老人要看好手中的钱,人都老了,不要再想着投资理财赚钱啊,保住现有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大家觉得呢?头条热榜
退休人员投资骗局:说好8%收益结果本金都难拿回
一、高息诱惑背后的陷阱 某地退休教师张女士(化名)接到自称"理财顾问"的电话,对方承诺某理财产品年收益8%且保本保息。在多次参加线下推介会后,张女士将20万元养老钱投入其中。前三个月按时收到利息,第四个月却发现平台无法提现,最终血本无归。这类案件并非个例。
..+警惕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保护财产安全!近日,山东省反诈中心和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出公益短信提醒,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高发,且受害者损失金额巨大。青岛的市民们,你们收到这样的短信了吗?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提醒,更是对我们财产安全的一次警钟长鸣。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短信、网页等途径发布诱人的投资理财信息,声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他们建立虚假的投资群聊,诱导受害者下载投资理财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返利后,便进一步骗取大额资金。一旦受害者想要提现,却发现已被拉黑,平台也无法登录。这是一种典型的收割式诈骗。 这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骗子们利用人性的贪婪心理,以“高收益”为诱饵,假冒正规机构,通过社交平台引流,用小额返利骗取信任。他们宣称使用境外平台,人为操控涨跌,制造亏损假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记住,没有所谓的“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或“专家”建议。我们在投资时,务必谨慎选择正规机构,理性对待投资风险。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一旦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让我们共同抵制诈骗行为,不参与任何非法投资活动,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防范诈骗 #保护财产安全 #投资理财需谨慎
..+养老理财"高利息保本"? 快醒醒!这可能是骗子给你画的"大饼夹毒药"! 最近听说有款养老理财“利息比余额宝高两倍,还保本”?叔/姨,您先别激动,这味儿不对啊!咱得掰开揉碎了唠唠,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一、骗子画饼三大绝活,专骗养老钱 1. "大师"人设闪瞎眼 骗子群里有个"股神张",天天晒涨停截图,群里"韭菜们"疯狂吹捧。您猜怎么着?除了您,全是骗子小号!就跟夜市里围一圈托儿卖假古董一个道理。 2. "糖衣炮弹"连环击 先让您小赚500,比亲儿子还关心您:"阿姨最近身体可好?""叔这投资眼光真绝了!"等您投了30万,立马变脸:"提现?先交2万手续费再说!" 3. "限量抢购"催命符 "这款保本理财只剩3个名额!""隔壁王大爷刚抢了80万!"您一着急,养老金全砸进去,结果发现——这理财比超市临期牛奶还"限时"! 二、保本高息?这比永动机还玄幻! 您想想: • 银行定存才2%利息,它凭啥给您10%还保本? • 要真这么赚钱,银行早抢破头了,轮得到您? • 这比当年"e租宝"还狠,人家至少没承诺保本! 三、养老钱保卫战,这么打才稳! 1. "三不"原则保平安 • 不轻信:天上掉馅饼?先问问自己是不是锦鲤本鲤。 • 不转账:甭管他说自己是"央行亲儿子",只要让您打钱,一律拉黑。 • 不贪心:年化超5%还保本?快跑!这是拿您当韭菜割呢! 2. 正规渠道最靠谱 • 银行定存:2%-3%利息,保本保息,比渣男靠谱。 • 国债:国家信用背书,比男朋友的"我养你"可信度高。 • 货币基金:余额宝、零钱通,随用随取,买菜钱放这儿最安心。 3. 终极绝招:找子女当"防诈卫士" • 投资前给娃发个微信:"宝,这个理财靠谱吗?" • 娃要是回:"妈,这收益比巴菲特还牛,绝对是骗子!" • 您就省了30万养老钱,还能得个"机智老妈"称号! 结尾彩蛋: 要是真碰到这种"理财大师",您就这么回: "小伙子,我这钱是留着买轮椅的,你要不?给你打个九九折,保准比你这理财靠谱!" 转发到家族群,让家人避雷! #养老理财 #防诈骗 #保住养老钱
..+#常见养老诈骗套路都有哪些?# 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 1. 养生保健骗局 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为名,夸大保健品功效,甚至用普通阿胶标价4980元卖给老人。有的还通过“1元秒杀”吸引办卡,再高价推销“抗癌药”。 2. 以房养老骗局 谎称“倒按揭”理财,诱骗老人抵押房产后拿钱买虚假理财产品,最终房财两空。 3. 代办社保骗局 冒充社保局人员,以补缴社保为名收取费用,携款跑路。 4. 黄昏恋骗局 利用老人孤独心理,网恋后以“投资”“家事”为由骗钱,本质是“杀猪盘”。 5. 低价旅游骗局 以免费游为饵,强制购物或诱导投资,老人花费数万元买回高价“纪念品”。 6. 文玩收藏骗局 将工艺品冒充古董,虚构拍卖高价,收取高额服务费。 防骗指南 不贪小利:免费鸡蛋、超低价旅游都是诱饵。 核实信息:社保、理财等事务需通过正规渠道办理。 保护隐私:警惕索要身份证、银行卡的行为。 多与家人沟通:涉及钱财时务必商量。 这些骗局利用了老人的健康焦虑、情感缺失和信息闭塞。子女们,请多陪伴、多提醒,别让骗子啃食父母的养老钱!
养老理财 "保本高息"?警惕新型骗局正在掏空你的养老钱
一、真实案例:30 万养老钱如何被 "大师" 骗走2025 年 3 月,退休在家的张先生在社交平台结识了自称 "股神" 的网友。对方声称掌握内部消息,可稳赚不赔。在 "大师" 指导下,张先生下载了 "Yo 信" 和 "金太阳"APP,群内 "学员" 每日晒出涨停截图。
退休老人30万养老钱差点被骗光!这些套路千万要当心
最近,又有不少老年人掉进了投资理财的诈骗陷阱。骗子们专挑退休老人下手,用“稳赚不赔”“高额回报”当诱饵,骗走他们的养老钱。等到老人发现不对劲时,钱早就进了骗子的口袋,想追都追不回来。 真实案例:退休老人30万养老钱差点被骗光家住北京的张大爷,退休后闲来无事,喜欢研究点股票投资。
丨头条热榜
- 1台退将直呼解放军把台岛围得很密
- 2台名嘴:赖清德已经触碰红线
- 3一季度文旅消费市场亮眼“成绩单”
- 4台退将:解放军4月1日军演力度超强
- 5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呼叫81192返航
- 6小米汽车App悄悄上线安全分Beta
- 7东部战区进逼
- 8谢爸辟谣谢浩男不认亲妈
- 9王毅: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 10广西一银行门口有人抢钱?假的
- 11雷军就“SU7爆燃3死事故”发声
- 12小米汽车回应爆燃事故多个疑问
- 13台退将:解放军随时可以由演转战
- 14长和港口买方贝莱德首次回应争议
- 15金饰一夜涨17元每克高达953元
- 16东部战区发布超燃视频《降妖除魔》
- 17马斯克辞职的消息是真的吗
- 18女牙医自己拔智齿全程面不改色
- 19解放军开展演训 台军头子顾立雄慌了
- 20标普上调小米集团信用评级
- 21浙大新校长马琰铭首次毕业典礼讲话
- 22海警船用“混天绫”圈住台湾
- 23王宝强:不能消耗观众对我的信任
- 24女子叫开锁师傅上门 来了个10岁小孩
- 25解放军喊话台舰:要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 26男子进服务区睡觉 醒来发现备胎被偷
- 27出现未知病毒致咯血高烧?俄方回应
- 28专家:演训旨在破局美军“拒止”战略
- 29记者:万斯争夺人事权
- 30香港女星陈思齐摆摊卖鸡爪
- 31东部战区发涉赖清德漫画 外交部回应
- 32马斯克首次回应“第13个孩子”
- 33小伙嚼槟榔8年变“大方脸”
- 34现场感受海军舰艇围岛进逼压迫感
- 35深圳搜救犬多吉穿梭缅甸废墟寻生者
- 36鄱阳湖退水大量鱼搁浅 渔政提醒
- 37岛内专家:解放军态度越来越明显
- 38金价猛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39特斯拉:造车首要原则永远是安全
- 40解放军为何此时发起联合演训
- 41路人偶遇黄子韬徐艺洋
- 42男子被300斤野猪咬破头骨在ICU抢救
- 43胡锡进谈解放军围岛军演
- 44甲亢哥如何打破偏见滤镜
- 45盲人按摩店员杀害女店主后服毒身亡
- 46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47甲亢哥吃成都火锅被辣到原地起飞
- 48中国照明无人机点亮缅甸震区夜空
- 49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50网红“甲亢哥”近距离看川剧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