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利率3%以下银行消费贷或被叫停

阅读 5959415 话题 25576

  • #消费贷利率下调# 从今天起,消费贷超低利率将结束?

    公子琛 59 播放 0 评论 2025-04-01 17:02

  • ..+消费贷的"温水煮青蛙"陷阱:你以为在化债,实则坠入更深的债务黑洞 银行最近大力推广的"低息消费贷置换",表面是救命稻草,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债务轮回游戏—— 💰 债务置换的致命诱惑 案例对比: 原债务: • 网贷+信用卡欠20万(综合利率24%) • 月供1.2万(工资刚够还利息) 置换后: • 消费贷20万(利率3.85%) • 月供骤降至3800元(瞬间呼吸权+1) ⚠️ 银行不会告诉你的三大真相 1️⃣ 期限魔术: • 3年期变5年期(总利息反而多付2.8万) • 提前还款违约金高达5%(锁死流动性) 2️⃣ 消费陷阱: • 月供减少后,67%的人会新增消费 • 平均18个月后重回负债巅峰(央行2023报告) 3️⃣ 通胀幻觉: • 钱贬值速度追不上复利(实际利率仍超CPI 2倍) • "时间换空间"只适用于有资产人群 🕳️ 更深的套路 🔗 捆绑销售:申请消费贷强制开通理财账户 🔗 征信污染:多次借贷查询降低信用评分 🔗 职业歧视:未来房贷审批时直接拒贷

    相信自己 18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1 20:45

  • ..+银行为何叫停低于3%利息消费贷,最近政府密集出台相关降息降准信息不就,银行又开始收紧消费贷政策,这是为何? 据小编分析有以下答案 第一,贷款有漏洞,最近国家释放各种消费刺激,贷款利率一路下调,个人消费贷款,开始有部分人套现运作利率差赚钱,导致贷款乱象。 第二,经济有真实有效的动能开始起来,这点会在七月份发布一季度经济指标数据中会反映出来,据目前国家官网披露数据看来,一季度,工业生产指数,消费指数都在扩张,说明企业家和国外投资者都对中国经济看好未来发展前景。

    客说事 354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1 19:11

  • 单笔最高3000元!四川将对汽车、电子产品等线下消费实施信贷财政贴息 #财经#消费(编辑:徐)

    风口财经 30 播放 0 评论 2025-04-01 20:30

  • ..+银行宁可贱卖信用卡分期账单,也不愿主动降息?消费贷利率都低到信用卡利率的十分之一了,这波操作,真让人看不懂! 银行这波操作,确实有点“杀鸡取卵”的味道。信用卡分期账单打包贱卖,图的是一时回血,但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正常还款的用户,看着那高高在上的信用卡利率,心里能平衡吗?明明消费贷利率已经低到尘埃里了,银行却视而不见。 难道银行是觉得,借钱给信用卡用户,他们就一定还不起了?所以干脆趁着还能榨出点油水,赶紧把“鸡”卖了? 这样做短期内可能有点收益,但长期来看,绝对是得不偿失。 想想看,如果银行主动把信用卡利率降到和消费贷差不多,这不就是双赢吗?用户还款压力小了,更愿意消费,银行也能持续获得收益,这不比“杀鸡取卵”强多了? 当然,对于那些确实已经还不上的坏账,打包贱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还在正常还款,并且正常使用的信用卡用户,银行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主动降息,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利息远离我# #你想要他的利息# #你要他的利息#

    勇往直前的海燕 80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1 18:43

  • 因为贷了,你只要不拿去消费,别管你是拿去提前还贷,还是换到其它地方吃息差,都是赚的。 原因很简单。 这是普通人唯一能反向从资本手里捞钱的机会了。 至于怎么捞,你要先明白这波消费贷由来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财富的积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通过劳动,另一个则是通过金融分配。 通过劳动很简单,就是你去工作,通过付出劳动换取工资,差异在于看你的劳动交易价值是否稀缺,比如说你去奶茶店打个工,谁都能干,那月薪高不了,两三千块钱,而相反,如果你能去互联网公司干活,工资就会高些。 劳动收益,就是付出劳动,换取金钱,这也是大部分中产一直在做的事。 而金融分配则不同,它的作用是能过分配环节来大量分配掉财富,就比如说现在的企业家,为什么一个人就能身价几百亿,甚至是几千亿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能通过金融分配,从其它人的劳动中获取收益。 比如说老板开个超市,连锁超市一年能赚几个亿,但这个连锁超市,老板一个人运营不过来,他要就雇佣员工来做事,按道理来说,这个连锁超市是老板和员工一起做起来的,但在实际利益分配里,员工能拿多少,完全看老板。

    爱生活的小鸟 89 阅读181818 0 评论 2025-04-01 16:39

  • ..+消费贷利率战紧急叫停后,宁波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已将产品年化利率从最低2.49%上调至3.45%。 这场因利率倒挂引发的市场乱象,让多家银行遭遇套利围猎。 数据显示,某股份制银行仅二季度就发现1.2万笔异常贷款资金流向存款账户,涉及金额超18亿元。 四大行近期密集补充资本的动作引发关注。 农业银行刚完成450亿元定向增发,工商银行1000亿元二级资本债已进入发行流程。 据银保监会披露,上半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15.7万亿元,同比多增2万亿元。 业内人士透露,四大行承担了超六成新增信贷投放任务。 面对资本充足率压力,部分城商行已暂停三年期消费贷产品。 某上市城商行高管坦言:"存款利率2.6%,贷款只能做到3.2%,扣除运营成本几乎无利可图。"这与四大行通过永续债等工具获取低成本资金形成鲜明对比。 证券分析师指出,银行板块市净率已跌至0.55倍历史低位,但定增带来的股权稀释效应可能持续压制估值。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持仓比例下降0.8个百分点,部分险资开始减持国有大行股份。尽管短期市场存在修复预期,但资产质量隐忧和息差收窄压力仍制约银行股表现。

    萌萌傲娇女汉子 6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1 14:54

  • 多家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调整大额存单三年及五年期存款利率,避免消费贷利率低于存款利率会引起一些负面影响。#银行 #存款 #存钱 #利率下调

    加速传播 375 播放 0 评论 2025-04-01 17:55

  • ..+消费贷困局:缺钱的人借不到,银行的钱放不出 近期多地银行推出低利率消费贷促销活动,部分产品年利率跌破3%。 但现实情况却与政策预期形成强烈反差:真正需要周转资金的群体被征信门槛挡在门外,而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对贷款需求冷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消费贷余额达9.8万亿元,但新增贷款中60%流向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经理透露,三季度以来消费贷审批通过率不足35%,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消费贷平均不良率攀升至1.78%,部分城商行指标甚至突破3%警戒线。 这种供需错配导致银行陷入两难境地。 某国有大行基层员工坦言,三季度消费贷考核指标仅完成67%,绩效奖金缩水已成定局。 更严峻的是,存款成本持续上升,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仍维持在2%以上,存贷利差收窄至历史低位。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银行开始尝试"白名单预授信"模式,通过水电缴费、社保缴纳等替代数据评估客户资质。但这种创新在现行征信体系下仍面临合规风险,某试点银行因此收到监管问询函。当资金流动的阀门卡在信用评估环节,这场困局短期内恐难破解。

    九四鳁鲸 2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1 15:01

  • ..+我表弟接到银行打的电话,说可以给他提供一笔30万元的消费贷,利率2.95%。恰好我就在旁边,表弟挂了电话问我,这笔钱可以用来还房贷吗? 我说,别做美梦了!消费贷是不能用来还房贷的,你敢用来还房贷,银行就敢给你抽贷,不信你试试!表弟不明白,又问我,又不是一家银行,它怎么可能知道你用来还房贷? 我说,你以为现在的大数据是吃素的?别说你用消费贷还房贷它能知道,就算你买块糖,银行的后台也会有数据的,在大数据面前,我们都是没有隐私的,千万别动歪心思! 我怕他听不明白,又给他解释说,为什么叫消费贷?就是让你消费的,你可以买车、可以买家电、可以用来旅游、可以用来买衣服,可以用来吃喝玩乐,就是不能用来还房贷! 表弟听完我的解释说,不能用来还房贷,我用它干嘛?现在的债就够多了,再多一笔30万的消费贷,还活不活?花的时候爽,还的时候就惨了,要是不用还我就用,否则,利率再低也不用,这几年,已经被各种债折磨怕了。 我想,应该大多数人都和我表弟是一样的想法吧!是不是这样?

    楼市大本营 2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4-01 14:57

  • 专家说刺激消费?这点钱怎么刺激消费?

    四季安然 0 阅读 0 评论 2025-04-01 05:59

  • 这操作绝,真的是绝!#负债前行 #消费贷 #热点新闻事件 #银行知识分享 #银行贷款

    唯有自渡方有路 389 播放 0 评论 2025-03-31 16:29

  • 消费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找到了,一起来听听。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168 播放 0 评论 2025-04-01 17:17

  • ..+年化3%以下的消费贷被叫停了,是正常的。 超低利率消费贷的“狂欢”只持续了一周。3月底,多家银行突然接到通知,要求4月起消费贷利率不得低于3%,此前最低2.4%的产品全被叫停。有客户发现,刚申请的30万额度隔天就缩水到20万,银行经理催着他们“赶紧提款,过了4月1日就没这利率了”。 银行这次“变脸”早有预兆。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净息差跌到1.52%的历史最低点,比奶茶店利润率还低。工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一年暴涨1.05%,渤海银行甚至冲到12.37%。有银行员工透露,2.4%利率的消费贷实际净息差仅0.3%,“放贷越多亏得越惨”。 监管出手的直接原因是发现15%消费贷被挪去还房贷、炒股票。更离谱的是,部分人用消费贷置换3.3%利率的房贷,光利差就能省出辆电动车钱。某股份制银行测算,每放出100亿超低利率贷款,就有20亿违规流入楼市。 这次调整最着急的是两类人:前两年用经营贷炒房的投资者,以及刚把房贷转成消费贷的“省钱族”。广州李女士发现,续贷时因房价下跌出现100万资金缺口,深圳婷婷的贷款差额更高达400万。银行现在明确表示,3%是底线,“优质客户才能拿30万额度”。 有银行开始用社保、税务数据查借款人资质,建设银行甚至试点“动态评估还款能力”。业内人士说,未来消费贷会更像“会员服务”——利率高点,但能借到50万甚至100万,前提是公积金缴得多、负债少。

    聪明的冲冲 146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4-01 18:43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