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官方:不能下指标硬把农民挤出土地

阅读 282840 话题 1213

  • 中央农办副主任:不能下指标、搞强迫,硬把农民挤出土地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2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坚决纠正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土地流转行为。承包地是否流转、价格怎么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决定权都在农户,农民说了算,不能下指标、定任务甚至搞强迫命令,硬把农民挤出土地。

    中国新闻网 16803 阅读 17 评论 2025-02-24 18:54

  • 承包地是否流转,农民说了算,不能搞强迫命令,硬把农民挤出土地

    中国城乡经济 583 播放 0 评论 2025-02-25 16:00

  • 中央农办:承包地是否流转 农民说了算!不能下指标、搞强迫 #中央一号文件就耕地保护最新部署#

    中国日报网 9308 播放 1 评论 2025-02-25 10:35

  • 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承包地是否流转,农民说了算,不能搞强迫命令,硬把农民挤出土地

    齐鲁壹点 48813 播放 19 评论 2025-02-24 23:18

  •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现场提问:如何盘活用好农村闲置资源资产, 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益?

    中国三农发布 78204 播放 70 评论 2025-02-25 10:49

  • 承包地是否流转,价格怎么确定,决定权都在农民。

    田野 78 播放 0 评论 2025-02-24 21:12

  • ..+向政府提二个建议,句句发自心声: 第一、建议农村土地流转遵循自愿原则,农民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这并不影响土地的规模化耕种,把愿意流转划在一块去流转,不愿意流转划一块单独去耕种! 第二、建议鼓励大企业进军粮田经营,首先土地流转给有实力的企业,农民更值得信赖,其次大业企承包土地要比个人承包对土地更有利,比如零散的大户,缺少能力搞农田建设与运用农业科技! 就这二个建议,望其考虑!

    说的有道理 6795 阅读 1 评论 6 点赞 2025-02-25 08:31

  • 农民务农种粮不赚钱 中央农办回应:促进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锐度新闻 610 播放 2 评论 2025-02-25 07:08

  • ..+“一号文件”围绕保护耕地做出了三个方面的部署。都是重点中的“重点”! 你品,你细品。 一是耕地数量: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生命线。与此同时,是不是大家都能守住自己的红线呢?答案是肯定有没有守住红线的地方。不要以为个别农民能够冲过红线,真正触碰红线的都是当地的行政部门。 二是耕地质量:全国18亿亩耕地面积,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与此同时,是不是这些耕地都能获得农业丰收呢?答案是肥沃土地都盖上了大楼,基本农田都迁移到了荒郊野岭。不要以为什么土地都能种出庄稼,真正的良田改造需要上百年。 三是耕地用途:全国18亿亩耕地使用,已经成为耕地保护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除了种植粮食和蔬菜,能不能种植果树?种植茶叶?种植树木?种植烟叶?种植花卉?各地都有不同做法。如果农家乐和养殖场也可以搞的话,耕地保护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糖诗一百首 3059 阅读 3 评论 3 点赞 2025-02-24 23:02

  • 土地承包30年不变,没地的农民怎么办?国家指明3条路!

    悲惨鸭爱搞笑 109 播放 0 评论 2025-02-25 16:51

  •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处于向新一轮土地承包过渡期的农村承包地作出重要部署,涉及延包扩围、“小调整”、“小并大” 改造、规范流转等内容,构建完整土地政策框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基础。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这些土地政策,那可真是说到农民的心坎里去了!土地延包整省扩围,给农民吃下长效 “定心丸”,让大家能安心对土地做长远规划,不再担心土地到期没地种,这稳定的不仅是土地,更是农民的生活和希望。 而 “大稳定、小调整” 原则,既保证了整体稳定,又照顾到特殊情况,像安徽试点的那些举措,把特殊人群的土地权益落实得妥妥当当,值得推广。这就是政策的温度,以人为本,考虑周全。 再说说 “小并大” 改造,这是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好招。以前耕地零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现在通过改造推动农田 “优质、集中、连片”,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 还有土地流转方面,强调自愿和规范,这是对农民权益的有力保护。以前一些地方强行推动流转,那是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现在好了,农民有了自主选择权,流转费用也将规范,这能让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至于联农带农政策,给小农户带来了融入现代农业的希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带动小农户发展,让小农户也能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5 年一号文件的土地政策,稳中有活,从保障农民权益出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相信在这些政策推动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迈出坚实步伐,农村的未来一片光明!

    开朗苹果 123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5 11:01

  • 中央财办、中央农办: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西海都市报 398272 播放 45 评论 2025-02-24 19:55

  • ..+#农民耕地该不该承包出去统一种植# 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政策与国家稳定的基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再次彰显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众多政策要点中,农村土地政策不仅是核心议题,更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这一政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和历史借鉴。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从一些现象来看,中央已然察觉到农村土地问题的严重性。部分地区出现了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甚至有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暗示着土地兼并风险的悄然滋生。若任由这些问题发展,将会对农村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地兼并一直是封建王朝难以治愈的顽疾。当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大量农民就会丧失土地,沦为佃农。这不仅会导致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矛盾激化,更是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导火索。如今,我们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禁止农村土地买卖,是从根本上杜绝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避免出现新的大地主阶层。农村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后的退路与保障,即便当下许多人选择进城务工,比如送外卖等,看似远离了农村土地,但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经济危机等不可预见的重大变故,农村土地就能成为维持生存的根基。只要农民有地可种,基本生活就能得到保障,农村社会就能保持稳定,进而为整个国家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农村稳,则国家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了切实贯彻这一政策,必须抓紧实施相关举措。对于以前退休干部等群体违规购买的农村土地,要坚决进行清理,将土地归还给农民。在此基础上,大力整合新农村,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让农村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土地政策,是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只有严守土地政策红线,才能确保农村的稳定繁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农民都要注意了# #体谅一下农民吧#

    勇者钢笔KfF 26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4 18:13

  •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农村土地改革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议题。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这“三块地”,承载着农民的希望,也牵系着农村的未来。中央1号文件围绕这“三块地”精准发力,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石。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并且扩大整省试点范围,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有了更坚实的预期。有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们不再担忧土地随时变动,能够安心地在土地上进行长期规划,加大对土地的投入,采用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宅基地,不仅是农民居住的家园,更是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了宅基地的产权归属,让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了法律的坚实保障。这一举措,如同给农民的住房上了一把“安全锁”,使农民能够放心地对房屋进行修缮、改造,提升居住品质。同时,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闲置的农房得以激活,乡村民宿、乡村手工艺作坊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吸引了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严格限制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一规定坚守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确保宅基地只为农民服务,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 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发展产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源。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土地要素流动的桎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像国有土地一样,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进入市场流转,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这一变革为农村引入了大量的外部投资,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还是兴办农村电商物流中心,都离不开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力支撑。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确保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农村“三块地”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各项改革举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优化,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宅基地的盘活利用激活了农村的沉睡资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则为农村产业发展打开了广阔天地。三者协同发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改革的进程中,各地应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防止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农民权益受损等问题。 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土地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让广袤的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三农发展记划# #对农民好政策# #农民的五个问题# #农民要想振兴#

    图图影视剪辑 110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5 09:39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