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乌克兰民众:冲突3年很多东西都变了

阅读 180661 话题 775

  • 俄乌冲突三周年,对话乌克兰民众:很多东西都变了

    “空袭警报起初让人觉得非常可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所在的地方会不会成为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俄乌冲突即将进入第四年,22岁的乌克兰媒体人托莉亚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坦言,虽然她已经习惯了战火中的生活,但巨大的焦虑仍然常常弥漫在她的心头,弥漫在人群中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12783 阅读 41 评论 2025-02-23 20:04

  •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欧洲人必然会害怕,毕竟乌克兰这三年付出巨大牺牲,那些鲜血岂不是白流了。

    三人行 470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23 20:06

  • 凤凰记者现场报道|乌克兰哈尔科夫市民谈对战争看法:“希望结束

    大熊文学 974 播放 0 评论 2025-02-23 10:06

  • ..+俄乌冲突三周年,双方都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虽然谁都想最后再捞一把,但决定性戏剧性的场面很难出现了。美国的釜底抽薪是决定性因素。从一开始,乌克兰就把美国支持当做与俄罗斯打下去的关键因素,即使美国不换总统它也打不赢,而如果美国换总统它一定很快输。没有哪个带着输液瓶子上拳击台还能拿冠军的。想想人家塔利班,没有任何国家支持,完全靠自己,用过时的武器死磕一大群北约国家,最后居然逼迫美国带头逃窜。和塔利班比起来,乌军的仗是怎么打的啊

    幸运橘子d 8601 阅读 3 评论 33 点赞 2025-02-23 21:46

  • 乌克兰年轻人夜生活 #乌克兰年轻人 #乌克兰夜生活 #乌克兰人民 #真正的乌克兰 #乌克兰利沃夫 乌克兰国内的反战情绪,正在年轻人群体中发酵。越来越多的乌克兰家庭开始反思,他们的孩子是否真的应该成为战争的“原料”

    环球分享 686 播放 3 评论 2025-02-22 20:12

  • ..+**乌克兰民意彰显主权意志:拒做大国博弈旁观者**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乌克兰民众以压倒性态度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91%的受访者坚决反对美俄绕过乌克兰进行单边谈判,这一数据折射出乌克兰社会对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坚定捍卫。在经历长达三年的军事冲突后,乌克兰民众展现出对国际秩序中“小国话语权”问题的深刻觉醒,其民意动向为当前俄乌局势提供了重要注脚。 **民意图谱呈现多维诉求** 调查揭示乌克兰社会对和平路径的理性思考:64%的受访者支持乌俄直接对话,较前期数据呈持续增长趋势,反映民众对冲突解决的务实期待。值得注意的是,81%的民众主张引入第三方国家构建多边谈判机制,83%的受访者将可靠的安全保障视为停火前提,这既体现出对2014年《明斯克协议》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显示出对国际法框架下安全保障机制的迫切需求。 **主权意识与民生诉求交织** 泽连斯基支持率从57%攀升至65%的背后,是民众对政府维护国家主体地位的认可。美方“泽连斯基参与度无关紧要”的言论与乌民众的集体意志形成尖锐对立,这种态度差异实质上触及国际关系中的根本性原则问题——任何涉及乌克兰领土与主权的决策,必须尊重当事国的核心利益与法定程序。 **多维困境中的战略清醒** 当前乌克兰正面临主权维护与民生重建的双重考验:冲突导致的基建损毁、经济衰退与人口流失构成系统性挑战,而西方援助的附加条件与兑现滞后更凸显国际支持的复杂性。民众在支持政府强硬立场的同时,对停火后重建路径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折射出对“战后秩序建构”的前瞻性思考。 **国际社会应有的理性认知** 乌克兰民意为解决冲突提供了关键启示: 1. 谈判机制的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乌克兰充分参与的基础上,任何排除当事方的对话都将削弱解决方案的可持续性 2. 安全保障体系需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建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多边机制 3. 经济重建应与政治谈判同步推进,避免出现“安全真空”与“发展断层” 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已演变为国际秩序变革的缩影。乌克兰民众用明确的民意数据表明:主权国家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客体,真正的和平解决方案必须建立在尊重国家意志与国际法的双重基础之上。当国际社会讨论乌克兰未来时,应首先倾听这片土地上9100万人的真实声音。#论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前路何在# #救救乌克兰#

    吨吨鼠 5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24 04:57

  • ..+乌克兰民众为何对"大国调解"说"不"? 在基辅独立广场的咖啡馆里,年轻人阿列克谢的手机屏幕闪烁着前线战报,他的手指划过社交媒体上关于美俄秘密谈判的讨论,留下一句愤怒的评论:"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这种情绪正在乌克兰社会蔓延,民调显示78%的民众坚决反对任何绕开乌克兰的和平谈判。当美俄外交官在第三国会晤时,基辅街头艺术家用涂鸦描绘被铁链束缚的和平鸽,折射出民众对大国博弈的深度焦虑。 这种集体抗拒源于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2014年《明斯克协议》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当时国际社会主导的停火协议成为俄罗斯蚕食乌东的"通行证"。哈尔科夫大学教授伊琳娜的研究显示,协议签署后俄语区分离势力控制的领土反而扩大了23%。如今民众清晰意识到,任何地缘政治交易都可能变成主权流失的"特洛伊木马"。 乌克兰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主权觉醒。马里乌波尔围城期间,士兵们用星链设备直播抵抗画面,这种技术赋权打破了传统外交的信息垄断。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发现,支持"战至完全胜利"的民众比例从开战初期的65%攀升至目前的89%。第聂伯罗的军工厂里,工人们自愿实行三班制,流水线上的反坦克导弹贴着"我们的命运自己掌握"的标语。 国际社会需要重新理解乌克兰人的"谈判恐惧症"。这不是非理性的对抗情绪,而是小国在百年地缘博弈中形成的生存智慧。当敖德萨港口恢复粮食出口时,起重机操作员在控制室贴出标语:"真正的和平不在谈判桌上,在我们的盾牌上。"这种集体意志正在重塑欧洲安全秩序,证明任何忽视当事国民意的和平方案终将沦为空中楼阁。

    小轶 293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24 01:05

  • ..+乌克兰35年:国运沉浮,令人唏嘘 乌克兰这35年令人咋舌的变化,这真真切切就是国运的生动写照! 回溯到1991年,乌克兰那可是相当豪横!手握全球第三核武库,3770枚核弹头,英法加起来都比不上。继承苏联30%工业家底,造船厂能造航母,军工厂可产导弹,黑土地肥沃得养活半个欧洲,妥妥的“欧洲粮仓+军火库”。高校多达900所,培育出30万一流人才,人口达5200万! 然而,如今的乌克兰却天差地别。核武器归零,工业产值锐减70%,人均GDP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甚至还被贴上“欧洲子宫”这样屈辱的标签。这一切的根源,在于1994年轻信西方“弃核换安全”的谎言,自毁长城拆光核弹,等到克里米亚被占,连谈判的底气都没了。国内亲俄派和亲欧派轮流执政,政策朝令夕改,东乌西乌矛盾重重,局势动荡让工厂荒废、人才纷纷外流。6任总统,4个深陷腐败丑闻,寡头把控经济,老百姓月薪不到2000元,年轻人只能出国打工谋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大国,1991年GDP还低于乌克兰,却靠着坚定信念搞出两弹一星,全力推动工业升级,全国齐心协力不搞分裂。如今,乌克兰仍在黑土地种小麦,东方大国高铁却已迈向欧洲。可见,国运并非上天注定,而是由一个个脚踏实地的选择铸就!

    春暖花开 99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23 22:13

  • 闻览时评:乌克兰现状惨不忍睹 闻览时评:今天聊一下乌克兰现状!乌克兰在开战前人口4200万,如今只有2900多万,死亡100多万。其中一千多万的人走的走,逃的逃。战前负债227亿,现在2400亿美元!短短三年就翻了十多倍!土地丢失了20%。美国援助1000亿美元,现在要求还款5000亿美元。原来说是援助,现在感觉像强取豪夺。没钱就争矿产资源来顶坑。 乌克兰现在家也没了,地也没了,钱也没了,只剩下一片废墟和一大屁股债。网友担忧可怜的乌克兰人民以后咋生活呢?真替他们犯愁!#乌克兰最新局势 #乌俄冲突 #乌克兰危机 #乌官员:乌俄2025年可能停火 #美国乌克兰俄罗斯 8

    闻览红星 1380 播放 2 评论 2025-02-23 22:13

  • ..+无辜生命消逝、家庭破碎、城市成废墟,乌克兰这场悲剧究竟谁该负责? 乌克兰地处欧洲与俄罗斯交界,敏感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国内亲欧与亲俄两派政治力量对立,无法形成统一外交政策,社会撕裂,外部势力趁机介入。 经济上,乌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转向西方后,经济依赖关系紧张,俄方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 文化认同方面,东部南部亲俄,西部亲欧,差异加剧地区紧张,冲突更难调和。 在这场悲剧里,没有赢家,所有人都付出沉重代价。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协调,推动乌政治和解与经济重建。 大家认为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快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人!

    直率叶子R 5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4 00:30

  • ..+【说的是没错!可实力是决定因素!!!】 再有一天,俄乌冲突就整整三年了! 泽连斯基称,“对所有乌克兰人来说,重要的是世界与我们站在一起,处于强势地位!秉持着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国家主权、每个国家领土完整以及保护世界上每个国家免受侵略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话说的没错!可战场上得不到的,你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起作用! 拜登时期与特朗普时期乌克兰形势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 乌克兰失去美国支持,也等于失去北约支持!如果美国再施压,泽连斯基也不得不走人! 所以,谈国际关系与秩序,实力总是摆在前面!

    土味道 2822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2025-02-23 21:55

  • ..+泽连斯基执政以来,乌克兰民众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折? 曾几何时,这个拥有约4500万人口的国度,经过三年的战火洗礼,人口锐减至约3000万,无数青春年华在硝烟中消逝,留下的更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国家的精英阶层纷纷外流,携带着巨额资本远走他乡,这无疑是对乌克兰经济的一记重拳。 企业倒闭潮如洪水猛兽般袭来,资产如流水般外泄,众多职场人士骤然失业,生活陷入困境;农田在炮火中受损,肥沃的土地难以再孕育丰收的希望,农民的生活举步维艰。 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无数家庭的头顶,曾经温馨的小窝在炮火中化为乌有,民众流离失所,无处为家。 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战火中被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国家资源大量流失,经济陷入困顿,昔日繁荣的国家福利体系也随之崩塌。 俄乌之间的冲突,不仅剥夺了民众原本宁静幸福的生活,更让无数无辜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国家的经济支柱——矿产资源也遭受重创,国家的政治前途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短短三年间,乌克兰民众从昔日的安逸生活跌入了今日的动荡深渊,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可以说,俄乌战争给乌克兰人民带来的,唯有无尽的苦难与哀伤。

    赐予. 22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3 18:46

  • ..+与一位乌克兰友人的深度对话中,他向我揭示了该国社会情绪的剧烈转变:三年前超过72%民众视美国为民主灯塔,如今却有61%人口将其与俄罗斯并列“最不可信国家”。 基辅的风,有点凉。乌克兰朋友跟我聊了很久。三年前,超过七成乌克兰人觉得美国是民主的灯塔,现在六成以上的人认为美国和俄罗斯一样,都不靠谱。 270亿美元军援,看着挺多,但这钱不好拿。电网、黑土地、矿藏,都得抵押。我的朋友说,泽连斯基政府确实有战略误判,但那些喊着加入北约的示威者、投票支持西化政策的选民、用美军演习照片做手机壁纸的年轻人,也都投了赞成票。现在这局面,大伙儿都有份。 乌克兰欠的战争外债,已经超过GDP的2.8倍了。美国牵头的重建基金,用债换股,把关键产业都捏在手里。更要命的是,五角大楼在敖德萨建了个“军事后勤中心”,说白了,美军在黑海边上扎根了。本来想“去殖民化”,结果套上更紧的绳索。 5000亿美元的债,怎么还?世界银行出了个“资源偿付”方案。2023年,乌克兰通过粮食专列,向欧美财团输送了价值83亿美元的战略物资。这套路,有点像过去地主收租子。乌克兰辛辛苦苦种地,收成全归了别人。这“新殖民主义”,怕是比马歇尔计划还厉害。 我的朋友,点上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望着远处的教堂,什么也没说。

    隔壁老王的劳工 91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24 01:40

  • ..+再过3天,俄乌战争就满三年了。现在不妨来简单盘点一下俄乌战争三周年。这场战争持续三年,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士兵伤亡巨大,而且军事装备和经济也遭受重创。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使其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 反观乌克兰,虽然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其顽强的抵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成为了他们继续战斗的强大后盾。 战争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远超俄罗斯,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乌克兰的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无疑造成长期性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方面则损失了大量高级军官,这削弱了其军事指挥能力。 这场战争凸显了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拥有更先进武器装备的一方,在战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同时,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团结,也对战争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展现了抵抗侵略的决心和韧性。 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现在还难以预测。但历史一再证明,侵略和野蛮最终都将被正义和文明所战胜。 落后的军事技术和体制,最终会被先进的所取代,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你认为这场战争最终会如何收场?

    魔法豆浆LR9 129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23 21:47

  • ..+三年下来,乌克兰的年轻人都被打的差不多了,青少年跑到国外的也不少,现在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乌克兰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老年人也上战场了,娃娃兵也开始执勤站岗了,这都是国家的不幸,人民的悲哀,司机为了讨好美西方卖国求荣,不惜一战。 战后,泽连斯基会不会被追责?那是肯定的。一个是流氓国外,享受天伦之乐,一个是进监狱,把牢底坐穿。

    故乡的炊烟 11836 阅读 4 评论 11 点赞 2025-02-23 15:16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