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中国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0.5%

阅读 443122 话题 1901

  • 中国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0.5%,乘用车出口增速放缓,乘联分会:2025年或“低开高走”

    中国2025年1月汽车产销成绩单出炉!2月11日周二,乘联分会公布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1月零售处于历史低位,环比增速降幅31.9%也是仅次于2023年1月的41%降幅。

    华尔街见闻 1196 阅读 4 评论 2025-02-11 17:40

  • 吉利迅猛跃升第二 小鹏表现亮眼 1月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

    人汽洞察 637 播放 0 评论 2025-02-12 14:17

  • 理想公布中国市场新势力周销量榜,小米成黑马?

    穿羊毛衫的星星 176 播放 0 评论 2025-02-11 21:31

  • ..+2024年各大车企全年销量一览: 1、比亚迪:425万辆 2、奇瑞:260万辆 3、一汽大众:160万辆 4、一汽丰田:80万辆 5、理想:50万辆 6、深蓝:24万辆 7、极氪:22万辆 8、小米:13.5万辆 9、岚图:8.5万辆 10、阿维塔:7.3万辆 11、智己:6.5万辆 12、一汽红旗:41万辆 13、零跑:30万辆 14、赛力斯:42万辆 15、小鹏:19万辆 16、蔚来:22万辆 17、吉利:217万辆 18、长安:268万辆 19、上汽:401万辆 20、广汽:200万辆

    乘风破浪的饺子fZgXy 1465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12 16:17

  • ..+2025年刚过一周,新能源汽车销量就卷的要死!小鹏凭借两款新车连续几周销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彻底的翻身了,除了小鹏,理想,零跑,小米,这些车企销量几乎都是前五,问界销量下滑也很正常,随着比亚迪智驾平权的崛起,品牌智能驾驶车企溢价的空间越来越小,个人还是觉得纯视觉不比激光雷达差,开车一般有纯视觉就够了,激光雷达搞不好特殊情况会误导你开车时做出错误判断。

    难兄难弟 42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2 09:04

  • ..+吉利力压比亚迪,拿下1月汽车零售销量TOP1。乘联会最新数据出来了,之前吉利发文说自己是老大,我还将信将疑,这下好玩了,中国品牌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盛况。从汽车强国角度看,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但为啥零售量TOP10,长城不见了?

    Nice好车 20763 阅读 23 评论 5 点赞 2025-02-11 16:26

  • ..+1月销量前20名车型,吉利产品上榜多进步快。不仅拿下第一名,而且前10中有3款,前20中有6款,成为大赢家。比亚迪这个月销量有点失常,排名最好的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在榜单中位列第14名,前20仅看到3款车型上榜。小米SU7表现一如既往地稳定,月销22897辆排到第11名,今年会不会有机会进入到前10值得期待。【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爱豆车 9562 阅读 2 评论 2 点赞 2025-02-12 09:58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6.8万辆和1286.6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突破1600万辆,渗透率超过51%,首次超过燃油车。

    摩谍莎 175 阅读181818 0 评论 2025-02-12 07:43

  • ..+燃油车末日已到?2025年买车真相大揭秘! “你以为加油站还能再火10年?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已逼近50%,但燃油车保有量却仍占9成!真相到底如何?今天颠覆你的认知!” 先说数据: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288万辆,增速碾压燃油车40%,但为什么路上还是油车多?因为存量市场燃油车占比超90%!不过别急,新能源的“省钱大招”才刚开始——每公里电费不到油费的1/5,开50万公里能省出一套房首付! 燃油党别不服,加油站5分钟满血复活是真香,但新能源的充电桩已突破1235万台,增速近50%!更狠的是,插混和增程车杀疯了,既有电车的省钱,又有油车的续航,销量暴涨190%!车企也玩双标:比亚迪推“刀片电池PLUS”,大众狂发19款新车,油电通吃! 但燃油车真会凉?错!出口市场燃油车占比78%,长途重载、偏远地区仍是油车天下。国家甚至给国四车发报废补贴,油车还能再战! “2025年买车,没有绝对答案,只有适不适合——长途奔袭选油车,城市代步用电车。但记住:油车是当下的稳妥,电车是未来的门票。燃油车不会消失,但它已从主角退居配角。正如时代从不淘汰产品,只淘汰不愿改变的人!” #谈谈电车与油车# #随手聊聊新能源# #新能源车该有#

    浮世清欢鹿宇 3113 阅读 2 评论 0 点赞 2025-02-12 15:38

  • ..+大胆预测,2025年,中国将会发生这六大变化! 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2024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了33%和33.9%。同时在出口上,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7.22%。 第二,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不仅在家居、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更在智能制造、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第三,5G网络普及将带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线上教育、远程办公、云游戏等新业态将成为常态,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第四,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环保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领域将成为投资热点,助力我国实现绿色发展。 第五,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第六,文化自信愈发坚定,国潮品牌崛起,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舞台。 2025年,我国将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5G、环保、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展现大国风采,让世界瞩目。

    开心果 1211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12 11:41

  • ..+香港2025年1月车企销量大变天,令人难以置信!比亚迪849辆,而丰田518辆,比亚迪在香港首次遥遥领先于丰田,终于实现赶超丰田美梦,够硬气!特斯拉202辆,极氪195辆,小鹏、腾势都50辆以上,香港仔对新能源认可度高,意识到电车在香港才省钱省油。宝马158辆、平治71辆、凌志33辆,而大众和奥迪惨淡,而大陆截然相反,大众第一,香港和大陆用车习惯差距大。 说白了,比亚迪在香港能遥遥领先,不只是新能源车的产品竞争力,更是市场认知和消费习惯的胜利。在香港,高油价、狭小的城市空间和高额的传统燃油车使用成本,让电动车优势凸显。想想看,一辆电车的充电费用在香港远低于燃油成本,加上免去内地常见的“里程焦虑”,谁不心动? 再看丰田,虽然其混动车型过去在香港风靡,但面对电动车全面崛起,其技术路线显得保守。至于特斯拉、极氪等品牌的数据,说明香港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能跑”的电动车,更倾向兼顾性能和颜值的小众选择。 不得不说,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香港与大陆不同的用车环境。内地讲究多场景、多用途,SUV和燃油车仍吃香,而香港更在意经济性和便利性。从趋势来看,比亚迪能否持续领跑,还得看技术迭代和品牌溢价是否跟得上。

    优雅湖泊C 3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2 16:34

  •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怎样的? 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下那叫一个热闹非凡。2024年保有量就将达到3140万辆,这发展速度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迅猛。国家政策可是出了不少力,就像给新能源汽车打了一针强心剂,比如说免征购置税之类的。 竞争那是相当激烈,传统车企像大众、丰田这些汽车界的“老大哥”都加大了投入,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在前面领跑,新兴品牌也在后面紧追不舍地争地盘。各个品牌都想在续航、充电、智能驾驶等方面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可技术这玩意儿就像一阵风,扩散得太快,刚搞出的差异一下子就变小了,就像刚吹出的泡泡,很快就破了。 本土品牌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不少都给自己定下了2025年宏伟得像大山一样的销量目标。外资品牌像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虽然像在走钢丝一样面临挑战,但靠着技术和品牌这两大法宝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呢,市场饱和就像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再装就难了;品牌之间互相“背刺”,就像一群互相掐架的小动物;个性化需求又像天上的星星,很难捉摸,满足起来不容易;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儿,整个市场就处在机遇和挑战像麻花一样扭在一起的状态。#漫谈长续航汽车# #纵论高续航汽车# #纵论长续航汽车# #来谈谈电动汽车# #来聊聊电动汽车# #话谈新能源车# #谈谈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该有# #说说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之我见#

    干小货 2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2 10:41

  •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怎样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如同一场激动人心的时代变革,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引领着汽车行业迈向全新的未来。 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与主导地位确立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1286.6万辆,成绩斐然。2025年,预计销量将提升至1500万-1600万辆,渗透率达51%左右,首次超过燃油车销量。未来几年,在政策支持、消费者认知提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 技术突破:电池与智能驾驶的双重飞跃 在电池技术方面,半固态电池2024年出货量猛增至7GWh,中创新航计划2025年上半年上市400Wh/kg的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被视为终极目标,东风汽车、上汽集团等企业都有相关量产计划。未来几年,电池能量密度会进一步提高,充电时间大幅缩短,续航里程显著增加,成本也会降低。 智能驾驶领域,2025年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65%,L3级自动驾驶功能装车量将提升至约330万辆。基础智能化配置将全面普及,城市NOA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1.6%。随着传感器等关键技术进步,智能驾驶系统能力增强,自动驾驶等级将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市场格局:头部凸显与跨界合作成风 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技术和规模优势,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则聚焦细分市场,如打造高性能小众车型或针对女性用户的特色车型。同时,跨界合作会更加频繁,科技企业与传统车企优势互补,像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问界系列。未来,还会有更多不同领域的企业携手,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产业生态:上下游协同与基础设施完善 上游的电池、芯片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2025年汽车芯片国产化率预计达25%甚至更高。中游车企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竞争力。下游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车桩比不断优化,换电模式等也将取得新发展。此外,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将逐步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也会更加健全。 国际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受部分国家限制,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仅6.7%。但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性价比和技术优势,出口潜力巨大。未来,车企需提升技术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应对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广阔,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生态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也将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屁屁趣事 417 阅读 1 评论 0 点赞 2025-02-12 09:38

  • ..+## 新能源汽车2025年前景展望:一场能源革命的破晓时刻 当全球汽车产业站在百年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雷霆之势重塑世界汽车版图。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渗透率突破30%大关。在"双碳"战略指引下,这场始于政策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变为技术革命与市场选择的双重共振。站在2025年的门槛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迁。 ### 一、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变革 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创新更值得关注。海南自贸港试点"禁售燃油车"倒计时,深圳实施路权差异化政策,上海推行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这些地方性政策创新正在构建起立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 二、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图正在开花结果。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从2015年的180Wh/kg跃升至300Wh/kg,成本下降82%,这种"摩尔定律"式的进步正在改写产业游戏规则。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曙光**初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实现255Wh/kg系统能量密度,清陶能源建成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装车蔚来ET7。行业预测2025年固态电池成本将降至1元/Wh临界点,届时500公里续航将成为入门标配。 **智能化的军备竞赛**进入深水区。小鹏城市NGP落地北上广深,比亚迪推出可旋转中控大屏,华为ADS2.0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当电动化完成价值重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构成的"新三大件",正在重塑消费者价值认知体系。 换电模式的破局尝试更具战略意义。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实现1分钟极速换电,奥动新能源建成680座换电站,这种"车电分离"模式不仅缓解补能焦虑,更孕育出电池银行、储能梯次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 ### 三、市场爆发中的生态重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这个数字背后是产业生态的质变:从三电系统到智能芯片,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消费市场的需求裂变**催生多元格局。五菱宏光MINI EV开创代步车新品类,比亚迪汉站稳25万元价格带,蔚来ET7突破50万元天花板。这种"金字塔"型市场结构,既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需求,又承载消费升级的澎湃动能。 **产业链的本土化突围**成就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刀片电池打破模组限制,精进电动800V碳化硅控制器量产装车,地平线征程5芯片算力达128TOPS。在118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中,中国企业已在85个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全球市场的中国时刻已然来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95%零部件本土化,比亚迪ATTO3登顶多国销量榜首,蔚来在柏林发布ET5。当中国车企带着完整产业链优势出海,正在改写"市场换技术"的旧剧本。 ### 四、写在呼啸而来的未来前 在产业狂飙突进的表象下,暗流涌动。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仍达65%,车规级芯片自给率不足5%,这些"卡脖子"环节警示着狂欢中的隐忧。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更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氢燃料电池能否逆袭?钠离子电池会否颠覆格局?这些未知数考验着产业界的战略定力。 能源革命的终极命题已然浮现。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如何应对电网负荷?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是否成熟?V2G(车辆到电网)技术何时普及?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真正担当起能源革命先锋的重任。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哺育的"孩童",成长为技术驱动的"少年"。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既见证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迁,更昭示着一个清洁能源时代的来临。当燃油车的轰鸣渐行渐远,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正呼啸而来。

    潇洒松鼠u0p 220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12 12:09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