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阅读 697052 话题 2991

  •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

    澎湃新闻 4555 阅读 0 评论 2025-02-10 19:14

  • #国常会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

    新华财经 2469 播放 0 评论 2025-02-10 20:21

  • 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大盘 #金融#股市#经济#消费

    爱理财的森森 354 播放 0 评论 2025-02-10 23:39

  • #经济新动态# 揭秘促消费会议六大措施,透视哪些信号

    管理专家李江涛 134 播放 1 评论 2025-02-11 08:18

  •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A50直线拉升

    证券时报e公司 43448 播放 0 评论 2025-02-10 20:20

  • 消费利好来了!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消费利好 #大力支持居民增收 #人工智能 #泰勒来了

    中国基金报 2675 播放 0 评论 2025-02-10 21:28

  • ..+服务业贡献GDP超56% 消费复苏成引擎

    sc200724199 1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1 07:05

  • ..+关于以中国特色人口红利推动内需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学习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 一、立足国情实际,构建多层次消费增长体系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工资性收入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工资标准与CPI联动调整体系 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试点"工资增长贡献率"考核机制 推动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立法进程 创新财产性收入实现路径 推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经验 建立普惠型居民理财服务平台 在雄安新区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二)实施差异化消费促进策略 银发经济提质工程 建立"9073"养老服务补贴标准(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跨省医养结合结算平台 培育适老化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Z世代消费培育计划 设立国家数字内容消费促进基金 在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打造元宇宙消费体验中心 建立国潮品牌孵化基地认证体系 二、激活人口红利优势,释放内需市场潜能 (一)城乡消费协同发展工程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实施"三个一"工程:每个县城建设1个物流配送中心、1个电商产业园、1个特色商业街 开展农村电商"百县千品"培育行动 建立城乡消费品质量追溯共享平台 农民工市民化配套政策 完善"人地钱"挂钩机制实施细则 建立新市民住房消费专项补贴制度 在郑州、武汉试点农民工职业技能认证体系 (二)区域消费中心培育计划 中西部消费增长极打造 在西安、重庆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基地 设立陆港型消费枢纽建设专项基金 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色商品进口展销常态化 东北振兴消费提振行动 建立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标准 实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试点 设立边境贸易消费促进示范区 三、创新消费供给模式,拓展增长空间 (一)服务消费提质增效工程 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制定社区便民服务清单管理制度 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星级评定体系 推行餐饮行业"明厨亮灶"数字化监管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实施"二十四节气"主题旅游推广计划 建立红色旅游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在海南自贸港试点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 (二)大宗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住房消费保障体系 推行共有产权住房"梯度退出"机制 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发行绿色通道 在苏州、南京试点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标准化流程 汽车消费生态重构 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推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新基建"建设 在深圳试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机制 四、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优化市场环境 (一)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实施县域5G网络覆盖攻坚行动 建立直播电商产品质量追溯平台 在杭州、广州建设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 物流体系现代化工程 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物流体系 开展城乡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行动 推动无人配送车路权开放试点 (二)消费环境治理提升行动 质量安全监管强化 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吹哨人"制度 实施重点商品质量分级标识管理 完善跨境电商消费品质量监管体系 信用体系建设深化 推行"消费信用+"应用场景拓展计划 建立预付式消费资金存管制度 在浦东新区试点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机制 五、实施保障与评估机制 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由发改委牵头,21个部门参与的消费促进协调机制 按季度发布消费市场景气指数 建立政策效果动态评估模型 完善统计监测体系 构建新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实施消费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区域性消费调查固定样本库 强化法治保障 加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进程 制定《新型消费促进条例》 建立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快速响应机制 本方案通过构建"增收-提质-创新-保障"四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口红利潜力。建议选择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开展综合试点,通过"政策包+项目库+资金池"的组合实施方式,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形成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新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防范过度消费信贷扩张风险,建立消费金融审慎监管框架,确保政策实施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中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更是助力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机遇。 魏巧辉2025年2月10日@中国政府网 @张连起 @陈士渠 @罗援 @在希观察 @何祚庥

    可持续建言献策魏巧辉 49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0 20:17

  • ..+#如何看待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消费提升了才能完成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闭环。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拉动作用)。

    好学清泉a 8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2-10 12:49

  • ..+刺激消费十建议 产能过剩,扩大内需,需要人民手里有钱,没钱如何扩大?用补贴方式套取消费,已经强弩之末,需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一提高工资标准 二有序降低产能 三重新核定产品价格,回归真实成本 四减免和降低税率 五降低房贷利率 六减少不必要政府公共支出,比如路灯隔开不全开、快速路路面大面积清洗、园林绿化、东北旧城改造等项目支出 七提高政府效能,学习淄博,变管理为服务。 八有效降低通胀,让利于民 九收缴养路费,降低油价 十提高医保范围和标准,让群众享受老干部医疗标准

    乐观的风铃KW4 13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0 23:18

  • ..+今晚新闻最大的事就是国常会在讨论怎么刺激消费,特别是加大国内市场的循环。现在经济压力大,消费不太行,这个措施就像是给市场打了剂强心针。而且提到的“人工智能+消费”这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大家关注。人工智能现在是热门,和消费结合,搞不好未来会大有可为。 今天股市表现平稳,虽然有点小波动,但整体是微涨的,成交量比上周五少,说明大家比较冷静,都在等明确的信号。量少涨起来其实是好事,大家想法差不多,不乱。明天大盘可能继续往上走,可能会有个大涨。券商板块表现强劲,应该会继续涨。消费板块也不能忽视,国常会提的刺激消费政策给它带来机会。 从大环境看,中国现在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不少问题。经济想好转,股市得稳。如果股市不行,大家信心没了,消费也上不去,经济就难翻身。 凸教授说过,即使要搞牛市,也得搞个长久的牛市。现在经济形势下,股市稳了才是关键。如果股市稳了,大家信心有了,消费也会好,经济才能翻身。所以,顺着大势走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股市现在有机会,只要不慌,耐心持股,未来肯定能赚到。要是明天股市继续涨,那就更值得期待了。继续拿着股票,等着赚钱吧! 各位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未来经济预判# #当下市场机会# #万亿市场机会# #分享股市好消息#

    幸运风声a 18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0 23:32

  • ..+#如何促消费、优化投资结构?# 社会面临促消费的问题与经济来源的瓶颈,在于规划产业与老百姓生活及工作环境中同步。由此,抓创新,促生产,也要鼓励消费。在鼓励消费的基础上,应制定新兴产业满足社会80%以上的人群就业。 目前,社会GDP越高,银行存款就越多,而银行就越睡不睡!消费与存款利率。 抓实体经济,那么互联网与各类网络的产品和电商网购及人工智能也面临挑战!根据疫情至今,老百姓已摸着石头走夜路。关键的关键,全社会科技化,往往在人口大国是有障碍的,也就是老百姓就业难与赚钱更难! 另外,促进内需与就业的关系,在于规划导向和政策中的全民化就业有关系。

    weShi888223 2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2-10 23:57

  • ..+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多重政策信号,展现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振内需、稳定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下是对本次会议核心内容的深度解读: 一、提振消费的战略升级 1. 系统性政策框架形成 会议将消费提升至“扩大内需核心”的战略高度,构建了从收入端到消费端的完整政策链条: - 收入端:强调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双轮驱动,预示可能出台个税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配套政策 - 消费场景:聚焦服务消费(康养/育幼/文旅)、大宗消费(住房/汽车)、新型消费(AI+消费)三大主战场 - 制度保障:启动消费环境三年整治,涉及质量标准、信用体系、维权机制等制度性改革 2. 结构性机会凸显 - 银发经济: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或达万亿级 - 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二手车流通等后市场环节将获政策倾斜 - 智能家居:AIoT技术与传统消费品融合将催生新增长点 二、稳外资的系统性突破 1. 开放维度深化 - 制造业领域实现全行业准入开放,特别是芯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产业 - 试点经验制度化: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有望加速全国推广 - 负面清单动态优化,重点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2. 营商环境2.0版本 - 首创“投资中国”品牌战略,建立全球招商服务网络 - 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QFLP试点扩容,外资PE/VC监管松绑 - 知识产权保护升级,或建立涉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 三、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 1. 供给侧改革深化 - 建立产能动态评估机制,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将加速出清 - 推行“领跑者”标准制度,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推动跨行业兼并重组 2. 需求侧创新引导 - 政府采购向绿色低碳产品倾斜,构建新型市场导向机制 - 建立行业自律联盟,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细则 四、发展规划法治化里程碑 《国家发展规划法》立法进程加快,意味着: - 五年规划法律效力提升,部门/地方考核机制将重构 - 建立跨周期调节机制,增强政策连续性 - 规划实施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升 政策趋势前瞻: 1. 消费领域或将出台“以旧换新”财政补贴细则,重点覆盖家电、汽车等品类 2. 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有望在年内再次缩减20%以上 3. 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或设立,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4. 规划法配套实施细则将建立"规划-财政-金融"协同机制 这些政策组合拳既着眼当前稳增长,更注重培育中长期发展动能,通过制度性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双轮驱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企业需关注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地节奏,特别是行业标准提升、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等领域的实质性突破。

    复利人生 1553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2025-02-11 07:15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