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主! 162导航

7类病属于老年病

阅读 368253 话题 1580

  • 转告父母:这七种“疾病”只是老了,不是病了,过度治疗会伤身!

    王大爷这个春节过得可闹心了。过年前,他到医院体检,被查出颈动脉斑块,立马精神紧张了起来:他记得邻居家的谢老头,就是得了这个,引发中风,最后弄得半身瘫痪。他立刻拜托医生好好治疗,医生却只用一句“没那么严重”,就把他打发走了。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314746 阅读 191 评论 2025-01-04 10:13

  • ..+#人老了,最怕的事情是什么# 人老了,最怕的事情就是得病,尤其是大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这种大的疾病。 如果得了大的疾病,一下子去世了还好,就怕得了大病,死也死不了,动也不能动,靠别人伺候,儿女们整天伺候你,如果时间一长也就不行了,常说吗:“百日床前无孝子”。儿女们如果没有时间伺候你,你有钱顾保姆伺候,那也不是长远之计。一旦得了大的疾病,那后半生就没有了生活质量,生不如死了。 所以我认为,人老了,健健康康的没有大病为好,最怕的事情就怕得大病。 (图片来自网络)

    大海 241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2025-01-06 17:22

  • 颈动脉斑块或堵塞,一般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都有,要做到早检查,早干预,早治疗。正常来说,现在的科技手段,治疗这种病,不是什么难题。 孩子,关爱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并不是照顾好他们的吃、喝、拉、撒、睡,更重要是管理好他们的身心健康,尽可能的让他们享受晚年的快乐时光!

    顶级小鱼us 22292 阅读181818 6 评论 2025-01-03 15:57

  • ..+人老了,身体难免会有各种状况。像我隔壁的王大爷,体检出颈动脉斑块,紧张得不行,自己乱吃药还进了医院。其实有些“病”是正常的老年病,别过度治疗吓自己。 比如骨质疏松,年龄大了钙流失,骨密度下降,多吃含钙食物,晒晒太阳就能缓解。还有老人味,是因为皮肤碎屑代谢差,这很正常。窦性心律不齐,很多时候是生气等情绪造成,不用太在意。老年性耳聋也不可逆,只能慢慢适应。咱得用平常心看待衰老,别自己吓自己! #老年病#

    白若露珠 8782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5-01-04 22:15

  • ..+这3种病都不是病?也许只是年龄到了,过度治疗或伤身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我们的健康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被“诊断”出问题。许多原本与年龄、生活方式或环境变化相关的正常生理现象,如关节疼痛、轻微的记忆力下降,甚至一些常见的体征,都会被标注为疾病进行治疗。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医疗过度治疗的隐忧。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人因为体检结果“异常”或一些不适症状,被误诊为某些疾病,从而走上了过度治疗的道路。究竟,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并不需要治疗?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许多曾经困扰我们的疾病得到了治愈。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过度治疗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诊断结果可能并不准确,治疗方案却被过度依赖,这不仅可能浪费资源,还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过度治疗的问题不仅归咎于医生,患者自身也往往容易步入这一过度干预的误区之中。许多患者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被忽视,常常主动要求医生做更多的检查,甚至不惜尝试各种药物和治疗方式。问题在于,很多情形下,这些所谓的“治疗”并非不可或缺,反倒可能产生副作用。 1.关节痛——这未必是一种真正的“病症”,可能只是身体的一种信号或反应 关节疼痛于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言,乃常见且颇令人困扰的不适症状。大多数人认为关节疼痛意味着患上了“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疾病,但事实并非如此。关节疼痛往往与年龄相关,是关节磨损、炎症反应等自然衰老过程的体现。尤其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软骨渐趋磨损,关节间隙越发狭窄,进而致使活动时痛感显著。但这不代表非得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方式不可。 以张先生为例,一位55岁的企业高管,最近常感到膝关节不适,走路时尤其明显。他曾多次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退行性关节病”,并给出了一些止痛药和物理治疗的建议。张先生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议下,选择减少剧烈运动,适度增加一些关节锻炼,逐渐发觉疼痛感减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关节疼痛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而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过度治疗可能会让身体负担加重。 2.轻度记忆力下降,这往往是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 记忆力的轻度下降,尤其是在50岁以后,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许多患者往往将这种情况误解为“老年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并寻求各种神经科的治疗。轻度记忆力衰退未必意味着认知障碍的开端,其或许只是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或者某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暂时性影响。 这种现象在医学界有专门的名词——“年龄相关的记忆力衰退”。它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而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脑部活跃以及健康饮食来有效缓解。 3.高血压—未必需要立即干预 高血压被许多人视为必须治疗的“疾病”,但其实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诸多情形下,血压的轻度升高并非意味着即刻就需药物治疗。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血压升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身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而并非真正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适度控制血压或许比过度降压更具益处。 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面对现代社会日益繁杂的医疗体系,如何避免过度治疗,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不必要的伤害呢?首先,定期体检是必要的,但要学会判断哪些体征和症状是正常的生理变化,而不是病态。其次,面对医生的建议,我们需要理性判断,是否真的需要立刻接受治疗,或者可以先采取其他方式,如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改善饮食等。 最重要的是,要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医生的建议应当建立在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而患者也需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有些症状并不一定是疾病的征兆,更多的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正常变化。我们需学会甄别何为生理现象,何为真正需治疗的疾病。在避免过度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是保持健康的真正秘诀。

    康复田医生 228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1-03 10:49

  • 从王大爷的经历看老年健康:智慧养生,拒绝过度治疗

    近期,王大爷的经历让我深有感触。他因颈动脉斑块接受手术,结果身体状况并未如预期般好转,反而花费了大量金钱。这让我思考,对于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们是否过于焦虑,过度治疗?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骨质疏松,合理应对是关键骨质疏松确实令人担忧,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二毛爱分享 417 阅读 0 评论 2025-01-04 19:17

  • ..+颈动脉斑块随着病情进展,在脱落发展为中风前,身体会在发作的90天前给一个预警信号,俗称“小中风”(TIA)。如果发现了,一定要及时就医。别以为小毛病,它可能预示着大危险。 最近身体总有些奇怪的状况,让我不得不重视起来。比如,偶尔眼前会突然一黑,什么都看不见,吓人得很,几秒钟后又恢复正常。起初我没太在意,以为是睡眠不足,可后来又出现了这种情况。 还有就是手脚麻木。不是那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的麻木,而是突然就感觉手或者脚失去了知觉,过一会儿又好了。这种麻木感通常发生在一侧肢体,而且来得快去得也快。 最让我不安的是眩晕。不是那种轻微的头晕,而是猛地一下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感觉整个人都要倒下去一样。这种眩晕持续时间很短,几秒钟后就消失了,但发生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更奇怪的是,最近我总是打哈欠,即使睡得很足,白天也不觉得困,却还是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打哈欠。 我开始担心,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 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些症状都可能是颈动脉斑块脱落的预警信号。资料里说,7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几天会频繁打哈欠,这和我的情况很像。短暂性视力丧失、肢体麻木、眩晕,这些都是“小中风”的典型症状。 看来我不能再掉以轻心了。虽然这些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它们的存在说明我的身体可能已经发出警告了。我打算这两天就去医院做个检查,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更大的风险。希望一切顺利。

    欢乐研制社 4492 阅读 1 评论 1 点赞 2025-01-05 16:21

  • 医生坦言:7种你认为的“病”,其实只是老了!无需“过度治疗”

    @小ET 0 阅读 6 评论 2025-01-05 10:23

  •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最好少吃这4物,一定要放在心上

    60 岁的吴阿姨,已经被高血压纠缠了好几年,每天都按时服用降压药来控制病情,就像守护一座城堡,不敢有丝毫懈怠。

    天下寻宝栏目 50107 阅读 25 评论 2025-01-04 11:32

丨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