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辐射强?不实
阅读 55121 话题 236
保鲜膜加热会致癌?新能源汽车辐射强?十大“科学”流言大揭秘
12月29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粉碎十大“科学”流言。“科学”流言榜自2014年1月开始,每月进行科学类辟谣榜单的发布,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及公众关切问题,至今累计发布1141条。
央视曝光“夺命保鲜膜”!7成包含“致癌物”,或许你也正在使用
大家好,今天咱们得聊聊一个严肃的话题。你家里那个透明薄薄的保鲜膜,你可能觉得它只是个保护食物的小工具,但央视的最新报道却告诉我们,这玩意儿可能暗藏玄机,成了我们健康的大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得明白,保鲜膜咋就成了健康隐患了呢?这得从它的材质说起。
“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十大科学流言被粉碎
北京市科协和市委网信办联合发布:直面科学误区,探求真知12月29日,由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总结了自2014年以来的科学辟谣成果,并发布了2023年度十大“科学”流言辟谣案例。
2024年度十大食品谣言发布:警惕谣言,守护食品安全
近日,中国食品安全宣传部门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食品谣言榜单,这些谣言涉及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不轻信网络流传的信息,同时呼吁平台加强监管,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与公众信任。谣言称,一些不良商家用塑料制作大米,长期食用会导致癌症。
..+粉碎十大“科学”流言——保质期长必有多防腐剂 12 月 29 日,北京市科协与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 “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 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成功举行,十大 “科学” 流言被有力粉碎,驱散了公众认知上的迷雾,彰显了科学求真的力量。 流言:保质期较长的食物,肯定是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剂。 真相:食品的保质期和防腐剂的添加量并不是对应的。 在当下的食品消费市场中,“保质期较长的食物肯定添加了更多防腐剂” 这一流言广泛流传,使得不少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陷入困惑与担忧,甚至对一些优质长保质期食品产生不必要的抵触情绪,给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阻碍。 实际上,食品的保质期与防腐剂添加量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保质期主要是针对预包装食品设定的,其长短取决于食品自身特性、杀菌工艺以及包装形式等多种因素。以醋和酒精类产品为例,它们天然具备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因此保质期相对较长,并非依靠额外大量添加防腐剂来实现。再看牛奶,部分牛奶制品采用高温灭菌与真空包装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隔绝氧气,从而延长了保质期;而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的牛奶,由于杀菌程度相对温和,需在低温冷藏条件下保存,保质期较短,但这两类牛奶在原料上都仅为纯牛奶,并未额外添加防腐剂,这清晰地表明食品保质期长短不能简单等同于防腐剂添加量的多少。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升科学素养,理性看待食品保质期,依据科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食品,莫让不实谣言误导自己的消费选择,共同营造健康、理性的食品消费环境。
..+新能源汽车辐射强不强? 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今汽车市场的一大热点,其环保、节能的优势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新能源汽车辐射的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辐射来源、辐射强度以及如何降低辐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新能源汽车辐射的实际情况。 一、新能源汽车辐射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辐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机: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内燃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2. 电池: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 3. 充电设备:充电桩、充电线等充电设备在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时,也会产生电磁辐射。 4. 车载电子设备:如车载导航、音响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 二、新能源汽车辐射强度 1. 电机辐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辐射强度相对较低,因为电机采用封闭式设计,且辐射频率较低。根据相关测试数据,电机辐射强度通常在0.1-1mG(毫高斯)之间,远低于我国规定的安全标准(100mG)。 2. 电池辐射:动力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强度也较低。测试数据显示,电池辐射强度通常在0.1-1mG之间,同样低于安全标准。 3. 充电设备辐射:充电桩、充电线等充电设备的辐射强度相对较高,但仍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测试数据,充电设备辐射强度通常在10-50mG之间。 4. 车载电子设备辐射:车载导航、音响等电子设备的辐射强度较低,通常在1-10mG之间。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辐射强度普遍较低,大部分都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辐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三、降低新能源汽车辐射影响的方法 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汽车:正规厂家生产的汽车,其辐射强度通常符合国家标准,降低了辐射风险。 2. 合理使用车载电子设备:尽量减少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辐射影响。 3. 保持车内通风:行驶过程中,保持车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车内电磁辐射浓度。 4. 使用专业防护产品:如电磁辐射防护罩、防辐射贴等,可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5. 定期检查车辆:及时检查车辆电磁辐射情况,确保辐射强度在安全范围内。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辐射强度普遍较低,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无需过分担忧。只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汽车,并注意合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辐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辐射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维码、基因预测、保鲜膜…这些年你被哪些科学流言误导了?
随着2024年的脚步渐行渐远,12月29日,一场以“智慧启航:十年科学流言辨析与未来展望”为主题的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市科协与北京市委网信办携手,共同回顾并庆祝“科学探索之旅”走过的辉煌十年。
..+粉碎十大“科学”流言。 1. 二维码很快用完:二维码有海量组合,通过不同算法、版本更新,能持续生成新码,根本不用担心用完。 2. 保鲜膜裹食物加热致癌:只有劣质保鲜膜含塑化剂,合规产品在规定温度下包裹食物加热没问题,注意选“微波炉适用”款就行。 3. 个头大草莓打激素:草莓大小多由品种决定,像章姬、红颜本身个头大。种植中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低、分解快,合规用无害。 4. 5G 基站辐射大伤身:5G 基站辐射在国家标准内,且是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微乎其微。 5. 吃酱油皮肤变黑:酱油含有的色素不会在体内蓄积,皮肤颜色由黑色素细胞决定,与酱油摄入无关。 6. 解酒药能解酒:解酒药多是缓解头晕、恶心等不适,无法加快肝脏解酒酶作用,不能真正解酒。 7. 味精加热致癌:味精加热到 120℃ 以上只是变成焦谷氨酸钠,会失去鲜味,无毒不致癌。 8. 戴耳机听歌致耳聋:长时间、高分贝戴耳机有损听力,正常音量、间歇使用耳机是安全的。 9. 反复烧开的水有毒:多次烧开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仍远低于中毒剂量,正常饮用无妨。 10. 防辐射服能防辐射保胎儿:日常电磁辐射无需防护,防辐射服多是心理安慰,对胎儿无实质保护作用。
惊!这些年我们深信的“科学”流言,竟全是假的?
2024 年 12 月 29 日,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委网信办整了个大动作——“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活动上,专家们曝光了过去十年广泛流传的十大“科学”流言,还逐一深度剖析,咱一起来瞅瞅。先说说“二维码很快就要用完了”这说法。
..+粉碎十大“科学”流言 以下是一些被粉碎的十大“科学”流言: 健康医疗类 1、 喝柠檬水抗癌:有人宣称柠檬中某些成分能抗癌,但目前无确凿医学证据,柠檬只是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水果,正常食用有益健康,并无抗癌特效. 2、酵素能减肥美容:酵素本质是酶,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系统分解,无法发挥减肥美容功效,市面上的酵素产品多为商家营销噱头. 3、食物相克致癌:如“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中毒致癌”等说法流传甚广,但从科学角度分析,正常食量下相克食物一起食用,并不会产生致癌或导致严重疾病的化学反应. 4、定期输液保护血管:这是伪科学,血管不能被软化,只能通过运动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延缓老化进程,输液保护血管无科学依据,且可能对身体有害. 科技生活类 1、手机辐射致癌:虽然手机有电磁辐射,但强度远低于危害阈值,大量科学研究未发现手机辐射与癌症有必然联系. 2、 5G基站辐射危害大:5G基站辐射标准和4G基站一样,都在国家规定安全范围内,且基站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加迅速衰减. 3、二维码末日论:谣言称全球二维码即将耗尽,实际上二维码生成量远超需求,且过期码可复用,未来更先进的技术如量子码将取代二维码. 4、 新能源汽车辐射致癌:事实是新能源汽车辐射远低于国家标准,安全无忧,所谓“新能源汽车辐射强,长期驾驶易致癌”的说法是谣言. 其他类 1、 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目前无科学证据表明特定基因与人类天赋直接相关,基因与性状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检测机构声称的位点与天赋关联准确率无依据. 2、“吊颈健身”奇迹:“吊颈健身”被鼓吹能治愈颈椎病,但此举危险重重,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别让“科学”流言“重复昨天的故事”
钟 颐人们总习惯用10年作为观察的刻度。10年,足以让青涩之人走向成熟,让信息通信迭代升级,但对于“科学”流言来说,变化或许不是那么明显。一方面,流言总是“似曾相识”。
丨头条热榜
- 12025第一天的绝美朝霞
- 22025年初首套房贷利率将下调至3.3%
- 3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 42025新年升旗仪式
- 5大学生跨年夜卖气球:本钱都没回来
- 6美菲侵扰黄岩岛 轰6挂弹凝视美航母
- 7网友北大蹭到“韦神”数学课
- 8跨年文案
- 92025,路在脚下!
- 10专家:解放军在黄岩岛的反制快准狠
- 11浙江卫视跨年晚会张靓颖太粉嫩了
- 12韩国法院批准尹锡悦逮捕令
- 13缅北明家靠诈骗过奢靡生活
- 14杨坤《离别开出花》一开嗓就对味了
- 15东莞虎门辟谣跨年夜举办烟花秀
- 16被吐槽像棺材的广州地铁口连夜拆除
- 17韩客机一遇难者出发前曾预留丧葬费
- 18乒协回应马龙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
- 19中学生吐槽校门台阶和上朝一样
- 20尹锡悦逮捕令有效期为7天
- 21好友曝赵露思曾被公司老板辱骂殴打
- 22何炅和汪涵好像都感冒了
- 23刘晓庆回应有多个男朋友
- 24赵露思患上的“失语症”是什么病
- 25浙江卫视跨年晚会张碧晨10秒换装
- 26韩坠机遗属批政府:尸体在地上腐烂
- 27听到一岁半儿子被车撞 妈妈情绪崩溃
- 28胡塞武装称用导弹袭击美国航母
- 29湖北、青海省委书记调整
- 30上海一火锅店1晚接待100多桌韩顾客
- 31揭秘赵露思背后经纪公司
- 324万多人在线看肥娟一块一块数钱
- 33王健林已向新华保险转让7家万达广场
- 34专家:中伊关系从背靠背走向面对面
- 35雷军千万年薪聘用的95后女生履历
- 36韩国1家9口遇难后家中仅剩1只狗
- 37中国军工“大爆发”受关注
- 381米85男孩撒娇跟姥姥要3块钱零花钱
- 39专家:印度不会成为美国反华棋子
- 40专家:美媒挽尊称B-21是首款六代机
- 41韩国空难机场跑道尽头为何有墙
- 42多家外资机构预判2025全球经济
- 43韩国总统警卫处回应尹锡悦逮捕令
- 44湖南卫视舞台坏了
- 45国家卫健委:2025年取消门诊预交金
- 46专家:歼20真实空速初见端倪
- 47苏醒王栎鑫陆虎治愈大合唱
- 48美专家:伊朗乌克兰是2024年的输家
- 49四川老人124岁生日六世同堂
- 50蔡磊团队报告:10条管线进临床阶段